考试
2021-07-30 00:58:02

某校高三(1)班学生围绕“什么是世界的本原”这一问题,上网搜

题目描述

【题目】某校高三(1)班学生围绕“什么是世界的本原”这一问题,上网搜集到以下材料:材料一: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你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材料二:“理生万物”“理主动静”“未有此气,已有此理”“万一山河大地都陷了,毕竟理却还在这里”“若在理上看,则虽未有物,而已有物之理”材料三: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气者,理之依也。(1)材料一和材料二所反映的观点分别是什么?二者有何共同点?(2)材料三所反映的观点是什么?材料三与材料一,二的根本分歧是什么?

答案解析

本题围绕着围绕“什么是世界的本原”这一问题,列举了不同的哲学观点,要求考生进行分析,主要涉及的考点是哲学的基本派别和唯物主义的基本形态的知识。(1)本题比较简单,要求考生首先分析说明材料一和材料二所反映的观点分别是什么,然后分析说明二者有何共同点。格局材料可知,材料一属于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材料二是客观唯心主义观点;二者都认为意识决定物质。(2)本题要求考生分析说明材料三所反映的观点是什么,并说明材料三与材料一、二的根本分歧是什么。根据材料三可知,材料中的观点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两者的根本分歧是物质和意识谁是世界的本原。所以答案是:(1)材料一是把人的主观精神当成世界本源的主观唯心主义观点。材料二是把客观精神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的客观唯心主义观点。二者的共同点是都把意识视为世界的本原,意识决定物质的唯心主义世界观。(2)材料三把具体物质形态作为世界的本原,都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两者的根本分歧是物质和意识谁是世界的本原。

(1)材料一是把人的主观精神当成世界本源的主观唯心主义观点。材料二是把客观精神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的客观唯心主义观点。二者的共同点是都把意识视为世界的本原,意识决定物质的唯心主义世界观。(2)材料三把具体物质形态作为世界的本原,都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两者的根本分歧是物质和意识谁是世界的本原。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