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经济的发展
题目描述
【题目】南方经济的发展
材料一北方大部分地区在辽的统治之下。这以后北方相继有金、元的统治,西北有西夏。……北方的劳动人民流亡到南方,加上政府垦荒的政策,南方的田土得到开辟。
——摘编自宁欣《中国古代史・下》
材料二唐宋时期,北方湖泊减少。中原地区的森林因长期砍伐遭到严重破坏,而南方受到破坏较小。
——部编课本《历史七下》
材料三隋朝大运河示意图(见下图)
材料四朝廷在故都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中又为东南根柢。 语曰:“苏湖熟,天下足。”
——陆游(南宋)
阅读材料,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分析,“江南经济区”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2)隋朝大运河的中心是材料三示意图中的哪个位置(填字母)?大运河的开通对我国古代经济发展有何影响?
(3)归纳上述材料,说说我国古代经济格局发生的变化?
答案解析
(1)南北方劳动人民的长期共同开发;北方人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大量的劳动力;统治者采取重农的政策;南方战乱少,南方自然条件比较优越。(2)B;加强了南北方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促进了经济的发展。(3)经济重心从北方转移到南方。
(1)依据材料一“北方的劳动人民流亡到南方,加上政府垦荒的政策,南方的田土得到开辟”得出“江南经济区”形成的原因:南北方劳动人民的长期共同开发,北方人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大量的劳动力;统治者采取重农的政策;材料二“唐宋时期,北方湖泊减少。中央地区的森林因长期砍伐遭到严重破坏,而南方受到的破坏较小”,得出:南方自然条件比较优越。(2)依据材料三隋朝大运河示意图,结合课本所学可知,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从605年隋炀帝开凿了一条贯穿南北的大运河。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向北到涿郡,修建了永济渠;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可知B是中心;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方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促进了经济的发展。(3)依据材料四“朝廷在故都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中又为东南根柢。” 反映了国家财政收入主要依靠东南方;“苏湖熟,天下足。”反映了长江流域、太湖流域一带粮食的丰收,足够满足整个国家(对粮食)的需求。这些说明国家的经济重心转向了南方。
相关试题
【简答题】 我们在审核文件时,重点审核哪些内
(单选题)根据我国《民法通则》规定,企业之间
(单选题)关于“插入的声音”说法不正确的是(
秋收起义后,毛泽东深刻地认识到“苏俄式革命道
中国56个民族服饰色彩纷繁,各几特色,就像5
洋务运动使中华民族开始了强国之梦,在中国引起
反对国家分裂、维护国家统一是世界各国的共识。
国务院于2010年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强法治
【填空题】 8TBR是【】,起到将CNF会议
( )强调找到一种使效率最大化同时最简单的方
关于仓库和制造工厂数量、布局等方面的决策属于
上市公司收购中,董事会下列行为不违反现行法律
随着流压的下降含水率上升,说明油层静压()水
从2006年1月1日起,个人账户的规模统一由
患者,女,33岁,护士为她作了妇科检查后,又
如果a和b都是非零自然数,且a=8b,那么a
WHO报道,一次HIV阳性血的输入足以引起小
(2012)以y1=ex,y2=e-3x为特
起重机司机应穿橡胶绝缘鞋,不能穿硬底鞋或塑料
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负责对安全生产进行现场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