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年前后,近代社会的曙光已经出现,世界逐步走向一体。阅
题目描述
【题目】1500年前后,近代社会的曙光已经出现,世界逐步走向一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加强了欧洲同亚洲、非洲以及“新发现”的美洲等地的联系,……商人们把亚洲的茶叶、丝绸、瓷器、香料,非洲的黄金和象牙,美洲的黄金、白银、玉米、烟草和欧洲的枪支、工艺品等运往世界各地,大大促进了不同国家和地区间贸易的发展。
——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必修2
材料二 1750年英国人口有1050万,1850年为2750万,1851年,城市人口占英国总人口的50.2%,首次超过农村人口。在19世纪上半期的伦敦,人满为患,迁移到城市里的穷人,大多只能靠乞讨为生。许多工人只能住在没有照明和排水设施的地下室,使得传染病很容易扩散。与此相反,英国富人享有市内住宅和乡间宅第,拥有艺术收藏品,能参加被广泛宣扬的娱乐活动和去外国旅行。
──《世界近现代史》
材料三 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这些工业所加工的,已经不是本地的原料,而是来自极其遥远的地区的原料;它们的产品不仅供本国消费,而且供世界各地消费。
材料四 有人这样描述20世纪初世界经济联系的状况:伦敦的居民可以在1911年的某天,一边喝下午茶,一边打电话订购世界上的任何产品,并放心地等着这些东西送到自家门口;同时,他也可以把自己的财富投资到地球任何角落的自然资源开发和新的冒险事业中;如果他愿意,他可以利用廉价和舒适的交通工具,立即动身去任何国家,在任何地方都能找到舒适的旅馆;他随身携带的金币可以在世界各个地方兑换成当地货币而通行无阻。
(1)材料一中的历史现象与哪件事情有关?这一历史现象对世界有什么重要意义?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英国人口变化的特点及影响。并概括英国在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社会问题。
(3)材料三说明资本主义列强在全球扩张的目的是什么?
(4)据材料四,指出20世纪初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表现在哪些方面?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案解析
(1)事件:根据材料一“加强了欧洲同亚洲、非洲以及‘新发现’的美洲等地的联系……”可知是新航路开辟。影响:根据所学从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的经济联系;以欧洲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回答新航路开辟的影响。(2)根据材料二“1750年英国人口有1050万,1850年为2750万,1851年,城市人口占英国总人口的50.2%,首次超过农村人口。” 可知人口增加迅速,城市人口比例上升。影响:城市人口的增加为工业化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问题:根据材料二“迁移到城市里的穷人,大多只能靠乞讨为生。许多工人只能住在没有照明和排水设施的地下室,使得传染病很容易扩散”“英国富人享有市内住宅和乡间宅第,拥有艺术收藏品,能参加被广泛宣扬的娱乐活动和去外国旅行”可知贫富悬殊,下层民众生活条件差等。(3)根据材料三“这些工业所加工的,已经不是本地的原料,而是来自极其遥远的地区的原料;它们的产品不仅供本国消费,而且供世界各地消费。” 可知为了强占更为广阔的商品市场和更为丰富的原料产地。(4)表现:根据材料四“伦敦的居民可以在1911年的某天,一边喝下午茶,一边打电话订购世界上的任何产品,并放心地等着这些东西送到自家门口……”可以总结出商品、资本、人员和货币在世界范围的流动。原因:根据材料“电话”“廉价和舒适的交通工具”结合所学可知是两次工业革命的完成。
(1)新航路开辟。影响: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的经济联系;以欧洲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2 )特点:人口增加迅速,城市人口比例上升。影响:为工业化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问题:贫富悬殊,下层民众生活条件差等。(3)强占更为广阔的商品市场和更为丰富的原料产地。(4)表现:商品、资本、人员和货币在世界范围的流动。原因:两次工业革命的完成。
相关试题
纳税人采取以旧换新方式销售货物时,可以按扣除
磨砂片可以用于眼球震颤患者遮盖单眼用答案?
2784【习题】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判断题】 紧急位,分配阀安全阀排出制动缸的
二战后日本经济获得快速发展,其有利的客观条件
(单选题)木垛构架支护适用于()。
识别出复杂问题的所在,并查阅相关信息,以制定
(单选题)下列不是广谱上皮细胞标志物的是()
如图为《北宋东京城商业区示意图》,根据图中信
为确定合同是否让渡了在一定期间内控制已识别资
近年来,中国的基尼系数总体上呈下降趋势,20
八年级学生小华认为:“上不上学是我的权利,别
进度计划控制一项重要的目的是
保险公估业务的最终产品是()。
学生对学习效果的评价具有主观性,因此教师在实
常用的分析方法效能评价指标有哪几项?
有关咽的解剖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诱导时最不合适的药物是()
若在屏幕上出现“NOSystemdiskor
在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中,感知运动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