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2 04:53:45

材料一     关于教育宗旨问题,一开始就在天皇近臣元田永孚

题目描述

【题目】材料一     关于教育宗旨问题,一开始就在天皇近臣元田永孚为代表的守旧派与伊藤博文为首的维新派之间发生尖锐的斗争。前者反对以西洋为榜样改革教育,认为这样会破坏东方固有道德,......要求在学校里培养学生的“仁义忠孝”的品德。1890年颁布“教育敕语”,把儒家的伦理标准忠孝仁义作为学生准则。此后,在各级学校中强制推行“忠君”思想教育,并且向学生灌输民族沙文主义。

——刘祚昌《世界通史·近代卷》(上)

材料二     随着美国社会工业化、城市化的进展,以及伴随着强调社会改革的进步运动的举起,1918年,美国“中等教育改组委员会”提出了《中等教育的基本原则》的报告,指出美国教育的指导原则应是民主观念的原则。应使每一个成员通过为他人和为社会的活动来发展他的个性、中等教育必须以全体青年的完善和有价值的生活为宗旨,引导青年向着高尚的目标改造自己和社会。

——《美国教育的发展》

请回答:

(1)据材一概括日本教育改革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特点形成的主要原因。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美国教育改革有何不同?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教育改革的认识。

 

答案解析

试题分析:(1)本问考查的是日本教育改革的特点及原因,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归纳、概括以及准确归因的能力。审题的时候,要注意明确题干要求,避免作答不完整。关于第一小问,紧扣材料一信息“发生尖锐的斗争”、“把儒家的伦理标准忠孝仁义作为学生准则”、“在各级学校中强制推行‘忠君’思想教育,并且向学生灌输民族沙文主义”等,结合所学知识,把握到以下方面:斗争激烈、以儒家伦理为准则、“忠君”色彩、民族沙文主义等。关于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重点注意围绕“明治维新的不彻底性,保留了较多的封建残余”维度展开,言之有理即可。(2)本问考查的是美国教育改革,旨在考查归纳、概括材料,比较、分析的能力。本问涉及到两个小问,比较简单。关于第一小问的“不同”,紧扣材料二信息“指导原则应是民主观念的原则”、“发展他的个性”、“以全体青年的完善和有价值的生活为宗旨”,与材料一相比,重点把握到以下方面:民主观念、贴近生活、强调社会责任、发展个性。关于第二小问的“认识”,属于开放性题型设问,没有标准答案。紧扣两则材料信息,把握到总体立意。可以围绕以下方面展开认识:社会发展是教育改革的推动力、教育改革推动社会发展、教育决定国运兴衰、树立正确的教育改革目标、“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等,所组织的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1)特点:斗争激烈;以儒家伦理为准则;“忠君”色彩;民族沙文主义。(答出其中二点给分,4分)原因:明治维新保留较多的封建残余。(2)不同:民主观念;贴近生活;强调社会责任;发展个性。(答出其中二点给分,4分) 认识:社会发展是教育改革的推动力,教育改革推动社会发展;教育是培养人才、合格公民的重要途径;教育决定国运兴衰;树立正确的教育改革目标。(答出其中一点给分,2分)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