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7-30 10:16:16

2016年11月30日,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正式列入联合

题目描述

【题目】2016年11月30日,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二十四节气”作为中国人特有的时间知识体系,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是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二十四节气”成功申遗

①表明我国古代科技是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②表明文化既是民族的,同时又是世界的

③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增强中华文化自信  

④有利于研究人类文明演进,展示世界文化包容性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2】“二十四节气”形成于中国黄河流域,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它指导着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是中国传统历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气象界,这一时间认知体系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二十四节气”

①来自实践,对人们生产、生活有促进作用   

②具有科学性,表明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③作为自然规律,支配着自然界的变化发展    

④对人的生产生活有指导作用,因而是真理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解析

本题以“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为话题,从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角度设置问题考查文化的多样性、传统文化的继承、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实践与认识的关系等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1“二十四节气”不属于古代科技成果,①不选;“二十四节气”成功申遗后,世界各国人民可以共享这一文化成果,这说明文化既是民族的,同时又是世界的,②正确;“二十四节气”成功申遗,是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肯定,这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增强中华文化自信,③正确;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世界文化包容性在材料中没有体现,④不选。【2材料体现的是人们利用自然规律为生产生活服务,并没有体现“二十四节气”作为自然规律支配自然界的变化发展,①不选;“二十四节气”指导着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说明它具有科学性;人们利用它指导实践,说明思维能够正确反映客观存在,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②正确;“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说明“二十四节气”来自实践,“它指导着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说明它对人们生产、生活有促进作用,③正确;对人的生产生活有指导作用的认识不一定就是真理,正确反映客观存在,对生产生活有正确指导作用的认识才是真理,④不选。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