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3 14:00:27

养猪与民生问题密切相关。建国以来,我国养猪政策屡有调整。阅读

题目描述

【题目】养猪与民生问题密切相关。建国以来,我国养猪政策屡有调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某地宣传壁画

 

材料二   1960年北京市民每月每人供应猪肉2两,为缓解这种情况,中科院微生物所研究出“白地霉”,将其置于淘米水中进行繁殖,厨师加上淀粉、藕粉和色素着色,做出红白相间、红烧肉状的“人造肉”。……之后,政府发布《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当前政策问题的紧急指示信》,指出养猪应该两条腿走路,公养和私养并举,公养猪应该以小队和食堂为主,社员户养猪也应该鼓励。

材料三   中国养猪业的快速发展是在1978年后,农业粮食产量逐年大增,特别是1985年取消全国生猪派购,开放经营之后,大大调动了农民养猪的积极性,全国养猪数量快速增加。至1992年,全国猪肉产量达2600万吨以上,人均猪肉占有量达22.5公斤左右。大、中城市取消了“凭票吃肉”,进入“敞开吃肉”的时代。

——《中国养猪业百年来的成就与变革》

(1)材料一中的“社”指什么?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肥猪”壁画所反映的经济政策,并做简要评价。

(2)根据材料二,为了解决猪肉供应紧张问题,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

(3)根据材料三,指出1978年后中国人能“敞开吃肉”的原因。

答案解析

(1)“社”,根据材料“肥猪赛大象,就是鼻子短,全社养一口,足够吃半年”结合所学可知,反映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时期的“左”倾错误的泛滥,因此这里的“社”指的是人民公社;经济政策,材料反映了1958年时期大跃进和人民公社时期的浮夸风、瞎指挥的“左”倾错误,反映了这时期大跃进的经济政策。评价,根据所学可知,“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要求迫切改变落后经济面貌的愿望,但使得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泛滥开来,造成社会生产力的极大破坏。(2)根据材料“将其置于淘米水中进行繁殖,厨师加上淀粉、藕粉和色素着色,做出红白相间、红烧肉状的‘人造肉’”可得出造人造肉;根据材料“公养和私养并举”可得出养猪公养与私养并举。(3)根据材料“农业粮食产量逐年大增”可得出农业发展,粮食产量提高;根据材料“开放经营之后,大大调动了农民养猪的积极性”结合所学可知,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对经济体制进行改革,开放经营,调动了人民的积极性。

(1)人民公社;大跃进政策;评价:反映了人们要求迫切改变落后经济面貌的愿望;但违背经济发展客观规律,带来经济困难。 (2)措施:造人造肉;养猪公养与私养并举。(3)原因:农业发展,粮食产量提高;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实行改革开放;经济体制改革。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