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7-29 19:12:31

(8分)2017年7月17日,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放了迎接党

题目描述

【题目】(8分)2017年7月17日,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放了迎接党的十九大重点电视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第一集《时代之间》。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回顾改革开放30余年,中国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充满生机与活力,但风险与挑战一直相伴而行,问题矛盾始终存在。面对全面深化改革,取得了显著成就,仍然不可避免的有些许杂音。又其原因,无非是因为改革使原有的利益关系发生了变化。近年来,随着改革进程的深化、取这话好复杂化,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社会群体利益关系格局发生了许多变化,这种利益格局的变化,反映到人们对改革问题的态度上,就是得利大者赞成,得利小者默然,不得利或失利者则坚决反对。中国,该如何走向未来?中国,怎么办?面对这一历史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中国共产党人的回答是:将改革进行到底!

结合材料,运用“求索真理的历程” 有关知识,分析改革不可避免的存在杂音,必须将改革进行到底的理由。

答案解析

本题以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放了迎接党的十九大重点电视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第一集《时代之间》为背景材料,考查考生对哲学生活的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本题要求考生运用“求索真理的历程”有关知识,分析改革不可避免的存在杂音,必须将改革进行到底的理由。材料中,“面对全面深化改革,取得了显著成就,仍然不可避免的有些许杂音。又其原因,无非是因为改革使原有的利益关系发生了变化”可以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的角度进行分析;材料中,“这种利益格局的变化,反映到人们对改革问题的态度上,就是得利大者赞成,得利小者默然,不得利或失利者则坚决反对”可以从由于社会不同群体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知识结构不同、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不同,对于改革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的角度进行分析;材料中,“中国,该如何走向未来?中国,怎么办?面对这一历史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中国共产党人的回答是:将改革进行到底!”可以从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的角度进行分析即可。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改革不可避免的出现杂音根源于改革的推进,改变了既有的利益格局。②由于社会不同群体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知识结构不同、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不同,对于改革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利益格局的变化,反映到人们对改革问题的态度上,就是得利大者赞成,得利小者默然,不得利或失利者则坚决反对。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改革开放30余年,取得的显著成就验证了全面深化改革这一重大战略决策的正确性,因此必须将改革进行到底。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