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危机期间,民众的心理与情绪对能否稳定局势至关重要,政治家
题目描述
【题目】社会危机期间,民众的心理与情绪对能否稳定局势至关重要,政治家也把安抚民众作为扭转危机的重要手段。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对于经济危机引发的暴跌,胡佛的第一反应是把它当作一种心理现象。他选择了“大萧条”这个词,因为它听起来没有“恐慌”或“危机”那么可怕。1929年12月,他宣布"情况基本好转”。三个月后,他说最坏的状况会在60天后结束。1930冬5月底,他预计经济会在秋季恢复正常,然而市场在6月全面崩溃,他却告诉为公共项目请愿的代表们:“先生们,你们来晚了60天,'大萧条'已经结束了。”
——摘编自威廉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1932—1972美国叙事史》
材料二 我们现在的任务不是探测或开发自然资源,或者去生产更多的商品,而是更冷静、更平稳地管理好已有的资源和工厂,为我们的剩余产品重新开辟海外市场,解决消费不足的问题,按照消费状况调整生产,更公平地分配产品和财富,使现存的经济组织服务于人民。
——摘编自《罗斯福选集》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指出令美国民众情绪“恐慌"的因素。胡佛认为1930年5月底“'大萧条'已经结束了”是否符合事实?为什么?
(2)据材料二,指出罗斯福认为美国经济和社会生活中有哪些问题亟待解决?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政府“按照消费状况调整生产”采取的主要措施。
(3)综合上述材料,分析胡佛和罗斯福的言论产生不同效果的政策原因,并谈谈对你的启发。
答案解析
(1)因素:根据“对于经济危机引发的暴跌,胡佛的第一反应是把它当作一种心理现象”可得出1929年经济危机。结合所学可知不符合当时经济大危机全面爆发的史实,依据:根据“然而市场在6月全面崩溃”可得出市场的全面崩溃。(2)问题:根据“为我们的剩余产品重新开辟海外市场,解决消费不足的问题,按照消费状况调整生产,更公平地分配产品和财富,”可得出产品剩余,消费不足;社会分配不均等方面。措施:结合所学回答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即可。(3)政策:根据所学可得出胡佛自由放任,而罗斯福国家干预经济。启发:结合所学可得出要因势改革。
(1)因素:1929年经济危机。不符合。依据:市场的全面崩溃。(2)问题:产品剩余,消费不足;社会分配不均。措施: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调整企业生产;向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补贴;推行“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工程。(3)政策:胡佛自由放任;罗斯福国家干预经济。启发:要因势改革。
相关试题
6647普洱茶有两百余年的贡茶历史。雍正年间
【单选题】 药材半枝莲的特征是【】(医卫考试
下列不属于价值形态的计税依据的是()。
在工作中,老年教师可以安排同年级的青年教师替
(单选题)为了严格规范投标人行为。投标人依法
光绪帝诗云:城上神威炮千斤,枉资剧冠挫我军。
(单选题)适用于民用与一般工业建筑物的墙体砌
(单选题)某企业每月固定成本总额为18000
(单选题)电子病案在病案内容的数据编辑上的发
(多选题)Crohn病的手术指征为()
胶东在线“网上民声”获第19届中国新闻奖。栏
以()为标志,我们党开创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
在牛顿诞生后的数百年里,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
下列关于统计执法检查表述错误的是()A是一种
企业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对质量安全负()责
采样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属于项目资本现金流量表中现金流出构成的是(
储气罐供气压力为()。
中华民族崇尚精神的优良传统,首先表现在对物质
因机警入选十二生肖行列的动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