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4 07:06:11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第一次国共合作推动了国民

题目描述

【题目】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第一次国共合作推动了国民革命的高涨。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19年五四运动大事记(部分)

 

 

 

 

时间

大事

五月五、六日

北京总商会为学生被捕事开紧急会议,决以实力赞助学生

五月七日

上海举行国民大会。天津、南京等城市群众也先后集会声援北京学生

五月二十日

北京、武汉等地商界议决抵制日货办法

六月五日

上海工人开始罢工,要求释放学生。各地工人纷纷响应

 

 

——摘编自彭明《五四运动史》

材料二  1924年国民党的改组对孙中山重振声威大有帮助,可以统一所有的革命力量在孙中山的领导之下。国民党重视并开展民众这动,也是在改组之后出现的新现象。这一时期,中国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日趋高涨,各界民众反帝爱国的积极行动越来越踊跃。民众运动的开展,为北伐的酝酿与进行创造了十分有利的环境。

——摘编自朱英《北伐之前的国民党与民众运动》

材料三  1924—1927年国共合作实际上是以“国民革命”为号召的民族革命。这场革命的直接斗争目标就是所谓“打倒列强除军阀”,北伐战争即为这场革命最具体的实现手段。北伐战争这一军事统一运动,从一个侧面清楚地反映出,中国社会民族主义观念广泛发酵,多数社会大众对国家统一运动明显抱以期待和欢迎的态度。

——摘编自王建朗、黄克武主编《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民国卷)

(1)根据材料一,概括五四运动的进程具有哪些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爱国民众积极参与五四运动的直接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国民党改组带来的积极作用。

(3)综合上述材料,请你谈谈推动近代中国走向民族复兴的主要因素。

 

答案解析

(1)特点: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参与人员从学生、扩展到商人、城市市民,最后工人阶级,说明标志着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也意味着社会基础逐渐扩大;从地区来看,从北京逐渐扩展到全国。直接原因:结合五四运动的背景可知爱国群众积极参与五四运动的直接原因是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2)积极作用:根据材料“民众运动的开展,为北伐的酝酿与进行创造了十分有利的环境”可知,国民党的改组壮大了民主革命力量,推动国民革命运动走向高潮。(3)主要因素:依据材料可知,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巴黎和会的外交失败,北伐战争主要反对帝国主义支持的军阀,均涉及“民族”问题,可归纳出推动近代中国走向民族复兴的主要因素是民族民主意识觉醒和民族凝聚力增强。

(1)特点:标志着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社会基础逐渐扩大;运动范围从北京扩展到全国。直接原因: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2)积极作用:壮大了民主革命力量;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走向高潮。(3)主要因素:民族民主意识觉醒;民族凝聚力增强。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