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中国古代史上辉煌灿烂的农耕文明

题目描述

【题目】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中国古代史上辉煌灿烂的农耕文明,令世界瞩目。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

材料一:

材料二:北宋时期,国家财政收入的百分之八十左右来自淮河以南地区,淮南每年向都城汴京运送粮食六百万石,丝绸、茶叶等物品也源源不断地输送到都城。南方经济持续发展,支撑了南宋的半壁江山。    

——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三: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本,衣食以农桑为本。

———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四:宋代时期,中外交往主要依靠海路,那时海外贸易兴盛,政府鼓励海外贸易,收入颇丰。

(1)请写出材料一中唐朝农耕技术图一、图二对应的工具名称。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到两宋时期,我国经济重心出现了怎样的变化?概括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回答两点即可)

(3)根据材料三指出,元朝实行的是什么政策?为了保障该政策的实施又采取了哪些措施?(回答两点即可)

(4)根据材料四请写出政府鼓励海外贸易所设立的机构是什么?

(5)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从政府的态度和航海科技两个方面,总结宋朝海外贸易兴盛的原因。

(6) “南海一号”古沉船的重见天日,为我们研究宋代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证据,请张开你想象的翅膀猜一猜:如果这艘船从泉州港出航,船上可能装载着哪些货物?(至少列出两项)

答案解析

(1)曲辕犁  筒车 (2) 变化:经济重心南移,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社会稳定;北民南迁;自然条件优越等。 (3)政策:推行重农政策;措施:A:重新恢复牧场为农田;B:设立专管农业的机构“司农司”;C:编写农书《农桑辑要》。(4)市舶机构。(5)政府重视和鼓励;使用了指南针。  (6)茶叶 丝绸  瓷器  指南针  纸张  煤

(1)依据所学可知,图一、图二对应的工具分别是曲辕犁,筒车;(2)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北宋时期,国家财政收入的百分之八十左右来自淮河以南地区可知,到两宋时期,我国经济重心南移,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3)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本,衣食以农桑为本可知,元朝推行重农政策;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重新恢复牧场为农田;设立专管农业的机构“司农司”;编写农书《农桑辑要》。(4)依据所学可知,宋代鼓励海外贸易所设立的机构是市舶机构;(5)依据材料信息: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可知,政府重视和鼓励海外贸易,宋代使用了指南针;(6)依据所学可知,宋代贸易的商品有茶叶、丝绸、瓷器、指南针、纸张;煤等。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