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中国古代的对外政策不断发生着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题目描述

【题目】中国古代的对外政策不断发生着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下图)

(1)图中向西和向东行的路线分别反映的是哪个历史事件?

材料二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2)宋朝统治者为管理海外贸易,专门设置了什么机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宋时期海外贸易繁荣的原因(至少写出两点)。

材料三自永乐三年奉使西洋,迨今七次,所历番国…大小凡三十余国,涉沧溟十万余里……由是海道清宁,番人仰赖者,皆神之赐也。

(3)材料三反映了哪一重大历史事件?该事件是在哪位皇帝的支持下进行的?这一事件有什么历史影响?

答案解析

(1)向西路线:玄奘西行 向东路线;鉴真东渡(2)市舶司  繁荣原因:统治者的重视;国家经济的繁荣:造船及航海技术的进步。(答出任意两条即可)(3)郑和下西洋  明成祖影响: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为人类的航海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1)根据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中向西的路线反映的是玄奘西行天竺,向东行的路线反映的是鉴真东渡日本。(2)第一小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宋时期海外贸易繁荣的原因是统治者的重视、国家经济的繁荣、造船及航海技术的进步。(3)根据材料三“自永乐三年奉使西洋,迨今七次,所历番国”可知,材料三反映的是郑和下西洋,“永乐”是明成祖时期,为了宣扬明朝的国威、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和到西洋“取宝”,1405-1433年,郑和七次下西洋,经历亚非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为人类的航海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