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4 10:25:59

因时而变是儒家思想演变的一大特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题目描述

【题目】因时而变是儒家思想演变的一大特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武帝在策问中提出,“今子大夫待诏百有余人,或道世务而未济,稽诸上古之不同,……将所由异术,所闻殊方与?”

——刘蔚华、赵宗正《中国儒家学术思想史》

材料二  明清之际的实学思潮力戒“束书不观,游谈无根”之弊,易主观玄想为客观考察,改空谈为征实……以“经世致用”为目的,以“实事求是”为治学圭臬,注意考镜源流,不拘泥于旧注古训。

——尚斌等《中国儒学发展史》

(1)针对材料一中汉武帝的策问,董仲舒提出了什么对策?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采纳这一对策后,汉武帝采取了哪些措施?

(2)依据材料二,用一个字概括明清之际儒学思潮的特征。有人认为,“针砭时弊”是这一思潮时代精神的表现。黄宗羲的哪些思想主张可以印证这一观点?

答案解析

(1)第一小问“对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时期,重视儒生,针对汉武帝的策问,董仲舒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被汉武帝所接受,从此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第二小问“措施”,汉武帝实行了重用儒生,设置太学,表彰六经等措施。(2)第一小问“特征”,依据“实学思潮”“改空谈为实证”“经世致用”“实事求是”等信息可知,明清之际儒学思潮的特征是经世致用。根据设问要求“一个字”,所以是:实。第二小问“主张”,“针砭时弊”的意识是揭露现实的不足,力图规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黄宗羲提出的“批判君主专制,提出君臣平等,呼吁限制君权;反对重农抑商,主张工商皆本”等主张,可以印证“针砭时弊”这一观点。

(1)对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答“统一思想”等亦可)。措施:重用儒生,设立太学,表彰六经。(2)特征:实。主张:批判君主专制,提出君臣平等;提出限制君权,废除“一家之法”,建立“天下之法”;学校是决定是非的最高机构;反对重农抑商,认为工商皆本。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