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题目描述

【题目】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请根据图一分别写出战国七雄中地理位置最北、最东的诸侯国的名称。

(2)据史书记载,西周初年有800个诸侯国,春秋初年还剩170多个,战国初期还有十几个诸侯国,到公元前221年,实现了统一。这一历史现象反映了我国历史发展的什么趋势?

材料二 

(3)图二人物提出“仁者爱人”、主张“有教无类”,他是谁?是哪一学派的创始人?

 

答案解析

(1)最北:燕国;最东:齐国(2)由分裂走向统一(或逐渐走向统一)。(3)孔子;儒家

(1)依据题干战国七雄中地理位置最东和最南的诸侯国,结合示意图,东南西北的国家分别是最东是齐国、最南是楚国,最西是秦国,最北是燕国。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为最北:燕国;最东:齐国。(2)依据题干“西周初年有800个诸侯国,春秋初年还剩170多个,战国初期还有十几个诸侯国,到公元前221年,实现了统一。”得出由诸侯国数量的减少,到公元前221年,秦实现了统一。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为这一历史现象反映了我国历史发展的趋势是由分裂走向统一(或逐渐走向统一)。(3)依据题干“仁者爱人”、主张“有教无类”,结合所学知识,孔子是春秋时期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提出“仁者爱人”,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在教育上主张“因材施教”、“有教无类”,要谦虚好学。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为孔子;儒家。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