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一,民族交融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和必然趋势。阅读材料,
题目描述
【题目】国家统一,民族交融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和必然趋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所以并春六国之后,决计不再行封建,“父兄有天下,而子弟为匹夫”。……
六国新灭,遗民未曾心服,自然有在各地方设立据点的必要。所以秦灭六国,多以其地设郡。
——《吕思勉讲中国政治》
材料二 汉式帝时期,封建国家的国势已相当强大了。可是当时有三大问题存在:一是请候王尚有一定的政治、社会勞力,仍是一个不稳定的国素;二是土地兼并严重,社会动荡不安,阶级矛盾在发展;,汉武帝决心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
——张传玺《简明中国古代史》
材料三 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践。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宣改姓元氏。请功臣旧族自代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
——司马光《资治通鉴》
(1)材料一中秦朝“决计不再行封建”是指不再实行么制度?地方实行什么制度?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即位之初,国家政治面临的主要问题及解决的具体措施
(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在当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和趋势是什么?
答案解析
(1)分封制;郡县制;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2)主要问题①诸侯国势力强大威胁中央;解决措施:颁布推恩令。主要问题②土地兼并严重,阶级矛盾尖锐;解决措施:实行刺史制度。(3)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增强了北魏的实力。(4)主流和趋势: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及民族融合趋势逐渐加强。
(1)依据材料一“所以秦并吞六国之后,决计不再行封建” “父兄有天下,而子弟为匹夫”可知,秦朝“决计不再行封建”,“封建”指的是分封制。因此“决计不再行封建”是指不再实行分封制。“子弟”不再被分封为诸侯,建立诸侯国。据材料“所以秦灭六国,多以其地设郡”可知,秦朝在地方上实行郡县制。秦朝进一步废除了西周以来实行的分封制,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制。全国分为36郡,在郡下设县,郡县长官都由朝廷直接任免。皇帝和朝廷就牢牢控制了全国各地的权力,郡县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2)依据材料二“诸侯王尚有一定的政治、社会势力,仍是一个不稳定的国素”分析可知,汉武帝即位之初,国家政治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诸侯王势力强大严重威胁到中央的权力,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这样,侯国越来越多,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越来越小,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据材料二“土地兼并严重,社会动荡不安,阶级矛盾在发展”可知,国家政治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地方豪强发展起来,大量兼并土地。为此汉武帝建立刺史制度,把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每州部派刺史一人,代表朝廷监督州部内的地方官吏、豪强及子弟,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大大加强。(3)依据材料三信息“魏主”“拓跋氏改姓元氏”并结合所学可知,“魏主”指北魏孝文帝,所以材料三反映了北魏孝文帝改革;该材料反映的是改革的内容之一:改鲜卑姓为汉姓。经过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4)综合上述材料可知,秦朝时期完成国家统一,建立中央集权制度,推行郡县制,到大一统的汉朝时期,采取了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使西汉王朝达到鼎盛。魏晋南北朝时期时期,经过孝文帝改革,出现了民族大交融。因此这一时期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和趋势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及民族融合趋势逐渐加强。
相关试题
卧式车床通用性强,但自动化程度和生产率较低,
下列项目免征营业税的有( )。?答案
1947年5月,在国民党统治区,爱国学生掀起
9923 禁止结婚的血亲关系有()A.三代以
3973 《八十七神仙卷》是中国素描线条绘画
(单选题)某储户1996年1月5日存入二年期
(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企业会计的基本目标
1916年11月,罗曼·罗兰在《战时日记》中
在同一竖直面内视线和水平线之间的夹角称为竖直
关注教育,回答相关问题。
()李佳的父亲持有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在父亲
述GPS定位技术相对于常规测量技术的优点。
钢轨()打磨方案应根据波磨、鱼鳞裂纹等表面伤
营销组合
我国下列地区中,单位面积的土地上环境承载力最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人们用最可爱的人来赞美抗美
三种平面应力状态如图所示(图中用n和s分别表
文化生存是一个民族国家存在和发展的全部价值与
豫剧著名剧作家姚金成的成名之作是豫剧《倒霉大
用( )语言编写的程序能够直接被计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