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对中华民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五千年中华文

题目描述

【题目】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对中华民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五千年中华文明发展史也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材料二  秦统一六国后,派兵征服南方越族,统一岭南少数民族地区,在那里设置桂林、南海、象等数郡,迁徙50万人和少数民族杂居。为解决运输困难,秦始皇派人开凿水运工程,沟通湘江和漓江,把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连接起来。

——摘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三  “大丈夫应学卫青、霍去病,立功沙漠,长驱数十万众,纵横天下。”

——曹彰

材料四  (西晋灭亡后)时海内大乱,独江东差安,中国士民避乱者多南渡江。

——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八十七

材料五  北魏孝文帝统一北方后,黄河流域民族大融合加速发展……鲜卑族原是游牧民族,文化程度较低,社会发展落后,进入文化程度较高的中原地区以后,他们接受先进文化也是历史的必然。

——摘编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1)材料一中提到的“华夏民族”是由我国古代哪一部落联盟形成的?

(2)材料二中“为解决运输困难,秦始皇派人开凿水运工程”。“该水运工程”是指什么?

(3)材料三中“卫青、霍去病,立功沙漠”,使哪一少数民族再也无力与西汉对抗?(4)根据材料四,西晋后期人口南迁的原因是什么?中原地区的人口大量南迁给江南地区带来了什么影响?

(5)材料五中,北魏孝文帝为改变落后状况实行汉化改革。这次改革的作用是什么?

(6)习近平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那么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对中华民族的发展具有怎样的意义?

答案解析

(1)炎黄联盟(炎黄部落、炎黄部落联盟)(2)灵渠(3)匈奴(4)躲避战乱(躲避战祸);输送大量的劳动力;带来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使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经济迅速发展。(5)促进民族交融,增强北魏实力。(6)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为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1)根据材料一“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中提到的“华夏民族”是由我国古代炎黄联盟(炎黄部落、炎黄部落联盟)发展而成。距今约四五千年,生活在黄河流域的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联合在涿鹿一战中打败蚩尤部落。从此,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华夏族是汉族的前身,中华民族的主干部分,炎帝与黄帝共同尊奉为中华民族“人文始祖”。(2)据材料二“为解决运输困难,秦始皇派人开凿水运工程,沟通湘江和漓江,把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连接起来。”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派兵统一了东南、岭南等地区,开发那里的经济。为解决运输上的困难,秦始皇派人开凿了灵渠,沟通了湘江、漓江水系,为中原与岭南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提供了有利条件。(3)根据材料三“大丈夫应学卫青、霍去病,立功沙漠,长驱数十万众,纵横天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解除匈奴对西汉的威胁,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大将卫青和霍去病出击匈奴,匈奴单于仓皇遁逃,获得大胜,经过漠北战役的打击,匈奴再也无力与西汉对抗,部分匈奴人开始西迁。(4)根据材料四“(西晋灭亡后)时海内大乱,独江东差安,中国士民避乱者多南渡江。”可知,西晋后期人口南迁的原因是躲避战乱(躲避战祸)。中原地区的人口大量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大量的劳动力;带来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使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经济迅速发展。(5)根据材料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五反映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孝文帝实行的汉化措施包括迁都洛阳、改汉姓等,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民族交融,增强北魏实力。(6)开放题,言之有理即可,如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为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