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纵观古今中外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改革(变法)是历史发展的鲜

题目描述

【题目】纵观古今中外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改革(变法)是历史发展的鲜明主题,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为此某校初一历史兴趣小组开展“中国古代改革(变法)”专题探究活动,请你阅读材料,参与下列活动。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孝公用商君,废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

——班固《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   魏主曰:“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

——《魏书》

(1)根据材料指出,商鞅变法中能够促进生产发展的措施有哪些。

(2)根据上述材料回答,假如你是当时的一位魏国公民,请你说说“魏主”是谁?他把首都从平城迁往何处?

(3)结合所学内容回答,孝文帝改革中是如何学习汉族先进文化的。(任意两点)

 

答案解析

(1)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或:努力种田织布的,可以免除徭役)。(2)孝文帝或拓跋宏(元宏)。洛阳。(3)孝文帝下令鲜卑贵族、官员采用汉姓,改穿汉族服装,学习汉语,提倡同汉人通婚(任答两点即可)。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我们古代两次著名的改革—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的相关知识。(1)要求依据材料指出商鞅变法中促进农业发展的措施。通读材料可以与答案有关的语句为“废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废井田,开阡陌”指的是对土地制度的改革,依据所学为: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急耕战之赏”依据所学知识为:奖励耕战。(2)依据材料信息“魏主”“徙居平城”“移风易俗”《魏书》这些信息可知是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之一-迁都北平。因此“魏主”是孝文帝或拓跋宏(元宏)。迁都到洛阳。(3)考查孝文帝改革的措施,属于基础知识考查。依据所学知识:孝文帝改革的主要措施有①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 ②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汉族服饰。 ③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汉族姓氏,把皇族姓拓跋改为姓元。 ④鼓励鲜卑族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 ⑤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 ⑥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任意两点即可)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