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中外历史证明:强权世界,弱国无外交。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题目描述

【题目】中外历史证明:强权世界,弱国无外交。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19年巴黎和会某和约的主要内容:(1)阿尔萨斯和洛林交还法国;莱茵河东岸50千米以内不得设防;承认波兰独立,部分领土划归波兰等国。(2)德国的海外殖民地交给战胜国进行“委任统治”。(3)废除德国的普遍义务兵役制。(4)德国应支付大量的战争赔款。

材料二第一条,除中国外,缔结各国协定:(一)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及领土与行政之完整;(三)施用各种之权势,以期切实设立并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四)不得因中国状况乘机营谋特别权利,而减友邦人民之权利,并不得允许有害友邦安全之举动。

材料三1938年9月底,英、法、德、意四国在在德国某地举行会议并签订协定,签订协定后,捷克斯洛伐克代表被叫进会议厅,由英国首相张伯伦向他们宣读协定的内容,并交给他们一张地图,责令立即执行,将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区等地割让给德国。

请回答:

(1)材料一是出自于什么条约?巴黎和会拒绝了中国外交的合理要求,由此而引发了中国什么重大历史事件?

(2)据材料二,指出该条约的名称是什么?条约无视中国的权利重提了哪两大原则?它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材料三指的是什么协定?此协定标志着英法德意什么政策达到了顶峰?

(4)通过材料二、三对中国、捷克斯洛伐克的不平等条约签订,给我们什么启迪?

答案解析

(1)《凡尔赛和约》五四运动(2)《九国公约》“门户开放”;“机会均等”两大原则;使中国重新回到多个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之中(4)慕尼黑协定绥靖政策(或纵容政策)(5)弱国无外交;增强综合国力;

(1)根据材料一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9年6月,巴黎和会上签订了《凡尔赛和约》,在会议上拒绝了中国外交的合理要求,把中国山东的权利移交给日本,由此而引发了中国的五四爱国运动。(2)根据材料二“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及领土与行政之完整;(三)施用各种之权势,以期切实设立并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的信息可知,这一条约是《九国公约》,条约“门户开放”;“机会均等”两大原则是无视中国的权利的表现,使中国重新回到多个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之中。(3)根据材料三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8年9月底,英、法、德、意四国在在德国慕尼黑举行会议,并签订《慕尼黑协定》,将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区等地割让给德国。此协定标志着英法德意的绥靖政策达到了顶峰。(4)根据材料二、三对中国、捷克斯洛伐克的不平等条约签订,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弱国无外交;一个国家想要强大,想要在国际舞台上占据一席之位,必须增强综合国力,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国家地位。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