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亲情之爱

题目描述

【题目】【亲情之爱】

某校八年级学生开展了一次主题为“我与父母”的探究性学习。假如你是该校八年级学生,请你一起参加探究。下面是他们在探究过程中收集到的一些材料。

材料一:同学们在法制宣传栏中看到如这幅漫画后展开讨论。小张认为:“父母对子女有养育之恩,孝敬父母天经地义;但子女出门在外工作繁忙,不回家也是正常的。”

(1)请你运用“亲近师长”的有关知识,对小强的观点进行辨析。

材料二:当前一些独生子从小就受到长辈们的“稀罕”,恃宠而骄。同学不能碰他,做错事老师不能批评。他们常说的一句花就是“我的事不用你管”。别人说对,他偏说错,常常与父母对着干。

(2)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现象?请你为这类同学提几条改进的建议。

 

答案解析

(1)、“不回家也是正常的观点”是错误的,因为尽孝在当下。我们应用行动表达孝敬之心。要尊敬。听取他们的意见和教导。要倾听。要倾听他们的心声;要经常和他们保持联系。要感恩。心里要感激,生活中要用行动表达感恩之情。比如,要帮助父母,多干家务活;父母病了我们要端汤倒水、关心照顾。所以要常回家看看。(2)、逆反心理。建议:①冷静、理解、沟通,不能发脾气。②原谅家长的错误。③求同存异,主动关心。④站在家长的角度看问题,正确对待表扬和批评。⑤沟通时要把握时机、留意态度、选择方式、考虑环境。

试题分析:(1)小张的观点可以分为两个部分,我们需要对这两个部分分别运用已有知识进行说明。首先要对观点“父母对子女有恩,孝敬父母天经地义”进行评判,总的观点的判断占1分,对这两部分的观点的说明分别占1分;对观点“不回家也是正常的”进行评判,占1分,说明占1分。(2)根据我们对这些独生子女的言行“别人说对,他偏说错,常常与父母对着干”判断得知,这些独生子女是逆反心理在作怪。克服逆反心理的建议,我们可以依据教材知识,围绕“多与父母进行沟通”“善于调控情绪”“站在父母的角度思考问题”等方面进行回答。本问共4分,得出是逆反心理占2分,对逆反心理的调控占2分。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