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请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题目描述

【题目】请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

材料二“祖舜宗尧自太平,秦皇何事苦苍生。不知祸起萧墙内,虚筑防胡万里城。”

——胡曾

材料三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

——《史记》

(1)材料一、二中提到的秦王(秦皇)是谁?两位诗人对他的评价是否一致?

(2)材料二中“防胡万里城”的诗句反映了哪一史实?

(3)材料三中包含了“秦皇”巩固统一的哪些措施?

(4)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简要回答“秦王扫六合”的历史意义。

答案解析

(1)秦始皇(嬴政);否,李白的情感是褒扬,胡曾的情感却是贬责。(2)秦朝为了抗御匈奴,修筑“万里长城”。(3)统一度量衡;统一车轨(车辆和道路的宽窄);统一文字(4)意义:结束了长期以来分裂割据的局面,实现了国家的统一;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利于人民安居乐业和社会经济文化交流与发展。

(1)根据材料可知,“秦王扫六合”指的是秦统一六国,完成这一壮举的秦国国王是秦王嬴政;“虚筑防胡万里城”指的是秦朝建立后,为防御匈奴,秦始皇下令修筑长城。所以材料一二中的秦王(秦皇)是秦始皇(秦王嬴政);第二小问,根据材料可知,李白的诗赞扬秦王嬴政统一六国的功绩,材料二“秦皇何事苦苍生”体现的是对秦始皇实行暴政的批评。所以两人对秦王嬴政(秦始皇)的评价是不一样的。(2)“万里城”指的秦朝是修筑的万里长城,目的是“防胡”,即防御匈奴的侵扰。所以,“防胡万里城”反映的史实是秦朝为了抗御匈奴,修筑“万里长城”。(3)根据材料三可知,“一法度衡石丈尺”指的是经济方面的措施:统一度量衡;“车同轨”指的是统一车轨;“书同文字”指的是文化方面的措施:统一文字。(4)根据材料一可以,诗歌赞颂的是秦灭六国后,建立秦朝,结束了长期以来分裂割据的局面,实现了国家的统一,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除此之外,秦朝的统一有利于人民安居乐业和社会经济文化交流与发展。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