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中国近代、现代的对外开放,显现了不同的状态特点。阅读下列材料

题目描述

【题目】中国近代、现代的对外开放,显现了不同的状态特点。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鸦片战争后,中国进入“被动附庸型”对外开放状态。……洋货泛滥是当时中国工业品市场的重要特征。外国工业品在中国市场上的竞争力更强,使得中国棉纺手工业等失掉了价格主动权。……同时这时也是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重要时期,中国的贸易有所发展,但中外经贸关系畸形发展及中国市场体系发育不全,……中国难以实现工业化和近代化历史使命。

                             ——陈争平《近代中外贸易的发展及其对国内市场的影响》

材料二  1978年,在邓小平先生倡导下,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征程。……40年来……中国人民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成功实现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转折。中国在对外开放中展现大国担当,从引进来到走出去,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到共建“一带一路” ……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促进了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             

——习近平《开放共创繁荣  创新引领未来——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载《人民日报》2018年4月11日)

材料三  全会提出,坚持和完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完善全方位外交布局,推进合作共赢的开放体系建设,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四中全会公报(来源:新华网 2019-10-31)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中国近代开放的特点及其影响。

(2)结合所学知识,解释材料二中的“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征程”的论断。

(3)据材料二,概括我国40年开放伟大历程的发展变化趋势及其对世界历史发展的积极影响。

(4)据材料三,参照材料一对中国近代开放特点的概括,归纳新时期我国对外开放的特点。

答案解析

(1)特点:被动附庸型。影响:沦为西方工业品的商品市场: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传统手工业破产);促进了中国民族工业产生并发展(中国的近代化开始起步);导致中外经贸关系畸形发展及中国市场体系发育不全;使中国难以实现工业化和近代化。(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开启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3)趋势: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影响:为世界经济增长作出了贡献;促进了人类和平与发展。(4)主动独立型(或:主动合作型、自主全面型等)

(1)第一小问特点,根据“鸦片战争后,中国进入‘被动附庸型’对外开放状态”可归纳出被动附庸型;第二小问影响,根据“洋货泛滥是当时中国工业品市场的重要特征”可归纳出沦为西方工业品的商品市场;根据“外国工业品在中国市场上的竞争力更强,使得中国棉纺手工业等失掉了价格主动权”可归纳出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传统手工业破产);根据“同时这时也是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重要时期,中国的贸易有所发展,但中外经贸关系畸形发展及中国市场体系发育不全”可归纳出促进了中国民族工业产生并发展(中国的近代化开始起步);导致中外经贸关系畸形发展及中国市场体系发育不全;根据“中国难以实现工业化和近代化历史使命。”可归纳出使中国难以实现工业化和近代化。(2)根据材料二“1978年,在邓小平先生倡导下,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征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开启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所以说“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征程”。(3)第一小问趋势,根据“成功实现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转折。”可归纳出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第二小问影响,根据“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促进了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可归纳出为世界经济增长作出了贡献;促进了人类和平与发展。(4)根据材料三“全会提出,坚持和完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及对比材料一可归纳出主动独立型(或:主动合作型、自主全面型等)。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