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5分)名言明理

题目描述

【题目】(5分)名言明理

人须知耻,方能过而改。——朱熹

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之言,深于矛戟——荀子

只有人中人,没有人上人,也就没有人下人。——陶行知

(1)以上三则名言主要蕴涵着什么道理?请分别用一句简短的话语表达出来。(3分)

(2)别林斯基曾说:“自尊心是一个人灵魂中的伟大杠杆。”请联系课本所学知识说说自尊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2分)

 

答案解析

(1)名言一:做人从知耻开始;(围绕“要知耻”谈即可)名言二:宽容友善是人际交往的润滑剂;(围绕“要宽容友善”谈即可)名言三: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要学会平等尊重他人。(围绕“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谈即可)(3分,1句1分)(2)自尊是成才和成功者必备的心理品质,是一个人成才与成功的重要条件。(1分)一个人有了自尊,就会有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为人处世就会光明磊落。(1分)

试题分析:(1)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首先要求学生明白名言的意思,然后找到与教材知识的结合点,其中“人须知耻,方能过而改”强调了知耻的人才能改正自己的过失,体现了做人从知耻开始;“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之言,深于矛戟”强调了“友善宽容”,所以从宽容友善的角度回答;“只有人中人,没有人上人,也就没有人下人”强调了平等,所以从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 我们要尊重他人回答。(2)此题以名言的形式考查学生对自尊的作用认识,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首先抓住设问要“对个人成长的作用”,然后根据教材知识,从自尊对个人成长、成才、与成功的作用回答即可。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