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口号和诗歌作为时代的印记,以特殊的方式记录历史跳动的脉搏,勾

题目描述

【题目】口号和诗歌作为时代的印记,以特殊的方式记录历史跳动的脉搏,勾勒社会演进的轨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义和团原名义和拳,是山东、直隶一带的民间秘密组织,参加者多是农民、手工业者。他们练拳习武,朝廷反清活动。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和外国传教士活动的猖獗,义和团打出了旗号,攻打当地教堂,揭开反帝运动的序幕。

材料二:日本占领东北后,又将侵略的魔爪伸向华北。在中华民族的生死关头,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要求国民政府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材料三:毛泽东在《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中写到:“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1)义和团提出了什么口号?

(2)为实现材料二中的“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主张,张学良、杨虎城采取了什么行动?这一事件后来是如何解决的?有什么历史意义?

(3)材料三诗中“百万雄师过大江”指的是什么时期的哪次战役?诗中“天翻地覆”主要指的是什么?

答案解析

(1)“扶清灭洋”。(2)发动西安事变(或“兵谏”);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的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3)解放战争时期的渡江战役;解放南京,推翻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反动统治。

(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98年起,活跃在山东的民间组织义和团,掀起了反帝爱国运动。义和团运动提出了“扶清灭洋”的口号,斗争矛头直指帝国主义。因此义和团提出了“扶清灭洋”口号。(2)根据材料二中的“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押蒋介石,实行“兵谏”,并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蒋介石被迫接受了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等条件,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从此,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3)根据材料三诗中“百万雄师过大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兵分三路,横渡长江,占领南京,标志着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台湾。所以材料指的是解放战争时期的渡江战役;诗中“天翻地覆”主要指的是解放南京,推翻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反动统治。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