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啃老”现象在当今社会具有代表性,屡见不鲜。近年来,
题目描述
【题目】材料一:“啃老”现象在当今社会具有代表性,屡见不鲜。近年来,因“啃老”引发的家庭矛盾有增无减。老人把儿女告上法庭的实例举不胜举,甚至导致骇人听闻的“人命案件”,使“养儿防老”变成了“养儿害老”“养儿坑老”“养儿灭老”。但常见的则是“老人养儿”现象。
材料二:2013年7月1日,一部关系亿万百姓“养老明天”的法律——新修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正式施行。新法规定,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中国目前约有1.69亿60岁以上老人,其中40%的老人过着子女不在身边或没有子女的“空巢”生活。
请仔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将“常回家看看”写入法律有何现实意义?(4分)(至少两点)
(2)作为子女,你打算如何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孝敬父母?(5分)
答案解析
(1)有利于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孝亲敬长的优良传统;有利于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有利于引导人们自觉履行孝敬父母的道德义务和法律义务;有利于促进家庭和睦、社会和谐;有利于形成孝老爱亲的良好社会氛围等。(4分)(2)①孝敬父母要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上,从小事做起。如:为父母洗脚;饭后主动洗碗;有时间陪父母聊天等。②爱父母,心里想着父母,理解、关心父母。③行动上帮助父母,为父母分忧。④努力学习、积极上进,让父母高兴。(每点1分,举例1分,共5分)
试题分析:(1)此题以法律修改为背景考查学生对孝敬父母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运用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题文中将“常回家看看”写入法律,是以法律的形式规范人们的行为,旨在弘扬传统美德,保护老年人的权益。所以现实意义可以围绕弘扬传统美德, 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促进家庭和谐,社会和谐,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等方面回答,至少两点,每点2分。(2)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怎样孝敬父母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识记能力。即从怎么做的角度回答,可以围绕学习上、生活中、物质上和精神方面、怎样与父母沟通、怎样体贴关心父母等方面回答,只要是具体行动,言之有理即可,至少5点,每点1分。
相关试题
成就动机可区分为力求成功和避免失败两种倾向,
463、(m0/mc软件生存周期过程l220
(单选题)KFR-35GW/U(DBPZXF
(单选题)在传统的质量成本分析中,以下哪项包
(单选题)我国古代医德,无论是医疗,还是护理
(单选题)正常冠状动脉在运动负荷时其血流量较
(单选题)关于挑刺试验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古代雅典法律明确规定,公民必须到公民大会投票
布雷顿森林体系所实行的汇率制度属于()。A人
在某日卫星云图上,会宁上空一片绿色.说明会宁
我们河南省的平均海拔在()
系统中已设置白银大额优惠,购买1千克以上()
刑事诉讼法的追缴,是指对犯罪分子违法所得的赃
青霉素过敏致血清病型反应,一般出现在用药后:
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应
桌面上一边摆了块积木另一边摆了块积木教师问一
川木香的主要化学成分是()。
某企业正在考虑某设备的技术改造,设备原值k为
我国1990年1993年的国民生产总值发展速
教师决定着教学的思想政治方向,是教育活动的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