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4 04:11:00

多年来,中央一号文件持续关注三农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题目描述

【题目】多年来,中央一号文件持续关注三农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所示生产技术的出现对农业发展有何影响?

材料二明清农业的突出进步,首先表现在产量的增加,可以大体满足人口急剧增长的需要。明清农村虽然还是一种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但这时期的农民已经不再仅仅是在自给自足之余,将自己的农产品拿到市场上出售,而是更多地依赖于市场。农户在种植粮食作物之外,都普遍种植旨在交换的经济作物,并对农产品进行加工或从事商业性农业经营,棉纺织业成为不可或缺的副业生产。贫富两极分化现象更加突出,一部分农民由于经营有道、扩大生产而成为“上农”,一部分农民则从自耕农下降为佃农、奴仆或雇工。一般租佃关系普遍采用契约的形式,以分成或定额的方式纳租。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2)根据材料二,归纳明清时期农村经济发展的特点。

材料三与1961年相比,1962年黑龙江粮食总产量增长22.63%,达到116.5亿斤;农村劳动力的数量超过1959年水平;农用拖拉机增加2779台,达到9800多标准台;农村集体经济得到了巩固,并有所发展。

——据东北网《按照“八字方针”初步调整国民经济》整理

(3)根据材料三,概括黑龙江的农业发展状况,并分析其原因。

 

答案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材料一所示生产技术指的是铁器和牛耕,二者一方面提高了农业产量,另一方面也改变了农业经营模式,使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成为了中国农业的主要经营模式。(2)结合材料二的具体内容来看明清时期农村经济发展的特点主要体现在技术的进步、产量的增加、商品化化程度的提高以及雇佣关系的出现等均可以直接作为答案。(3)从材料三的1962年等时间就可以看出本问是考查八字方针使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所以黑龙江的农业发展状况就可以概括为——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而原因则要回答八字方针和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的纠正即可。

(1)影响:提高了农业产量,发展了农业经济;改变了农业经营模式,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成为中国农业的主要经营模式。(2)特点:农业技术进步和产量增加;农业商品化(市场化)程度提高;手工业发展迅速;贫富分化明显;雇佣关系发展。(3)状况: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原因: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中共中央实施以“调整”为中心的八字方针。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