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4 09:02:29

服装是一种语言、一种文化,它是以非文本的方式记录着社会政治、

题目描述

【题目】服装是一种语言、一种文化,它是以非文本的方式记录着社会政治、经济及文化的历史变迁。

材料一  服装与古代政治

“乾天在上,衣象,衣上阖而圆,有阳奇象。坤在地下,裳象,裳下两股,有阳偶象。上衣下裳,不可颠倒,使人知尊卑上下,不可乱,则民志定,天下治也。”

材料二  服装与民国社会生活

1912年登出民国新服制草案:“国务院现已将民国服制议定,分别为三:(一)西式礼服,(二)公服,(三)常服。礼服纯仿美制;公服专以仿西式制用……”

1912年10月3日,“男女礼服服制”公布,……第十二条,关于大礼服及常礼服之用料,如本国有相当之毛织品时,得适用之。孙中山的临时政府制订了一系列服制。这些服制除了少数几个还留有一点封建等级主义的遗毒之外,大多数服制都以职业分工作为制定的标准。

(1)依据材料一分析古代如此穿着服装的原因

(2)概括民国时期服装的特点。结合所学分析产生这些特点的原因。

 

答案解析

(1)原因:根据材料一中的阴阳、乾坤、尊卑等信息可知,古代穿着受到儒道思想的影响;根据材料“使人知尊卑上下,不可乱,则民志定,天下治也”可知,穿着遵从礼制有助于统治。(2)特点:根据材料可知民国时期服装样式是政府规定,体现了政府主导的特点;根据材料“如本国有相当之毛织品时,得适用之”,可见当时将民族富强与服饰相结合;根据材料“礼服纯仿美制;公服专以仿西式制用”可知,民国时期的服饰多仿效西方服装样式;根据材料“多数服制都以职业分工作为制定的标准”可得出服制以职业分工作为制定的标准。原因:根据所学可知,西方思想民主的传入,使得民国时期服制多效仿西方;从材料“大多数服制都以职业分工作为制定的标准”可知,正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使得服装有职业分工的特征;根据材料“如本国有相当之毛织品时,得适用之”可知,民国政府西方支持国货,这显然受到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

(1)原因:受到儒道思想的影响;政治统治的需要。(2)特点:政府主导服制改革;服饰改革与民族独立富强相结合;服制改革多效仿西方;服制以职业分工作为制定的标准。原因: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