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7 01:23:57

    高一(10)班的小同学在国庆期间开展了一次“生活中的

题目描述

【题目】    高一(10)班的小同学在国庆期间开展了一次“生活中的趣味经济学”为主题的社会调查,如下表:

调查的材料

体现的经济学道理

材料一:某纺织企业用机器人来缓解用工成本的不断提高

材料二:妈妈在商场购物时选择性价比高的商品

材料三:为了同学聚会时有“面子”,某同学借钱买了最新款的手机

材料四:在老字号裁缝铺定制的手工旗袍是某成衣公司旗袍价格的3倍

 

上表中材料分别体现了什么经济学道理?

答案解析

本题以班级主题材料调查为背景材料,要求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知识回答相关问题,属于体现类主观试题。试题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价格变动的影响、商品的属性、消费心理、商品的价值量等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本题要求分析表中材料分别体现了什么经济学道理。本题知识限定不明确,属于材料和原理一对一的体现类主观性试题,较为简单,调动和运用所学经济学知识进行对应陈述即可。材料一“某纺织企业用机器人来缓解用工成本的不断提高”,这体现了价格变动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通过机器换人来降低生产成本。材料二“妈妈在商场购物时选择性价比高的商品”,体现了商品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体。材料三“为了同学聚会时有面子,某同学借钱买了最新款的手机”体现了消费心理影响消费行为,为了“面子”是攀比心理。材料四“在老字号裁缝铺定制的手工旗袍是某成衣公司旗袍价格的3倍”体现了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价值决定价格。

①价格变动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通过机器换人来降低生产成本。②商品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体。③消费心理影响消费行为。为了“面子”是攀比心理。④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价值决定价格。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