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目前,创新已上升到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如今的中国各行各业

题目描述

【题目】目前,创新已上升到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如今的中国各行各业都掀起了创新的热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政治制度的创新】

材料一:

材料二:科举考试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主要方法。它所一直坚持的是自由报名、公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取士的原则,其基本理念是“至公”,……可以说,科举制是封建社会的“平民政治”。这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皇族及豪强宗法势力对于政治权力的垄断,促进了社会的良性流动,从而扩大了统治阶级政治统治的合法性基础。

——摘自邹一南《浅谈科举制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材料三:“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但四百六十余人也。

——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

【古代科技的创新】

材料四:有西方学者曾说:“直至l8世纪中叶,在中国刊印的书籍比在世界上其余地方所印刷的总数还要多。”

(1)材料一图片反映了什么政治制度?

(2)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的“科举考试”创立哪个朝代?

并从依据材料二中概括为什么“科举制是封建社会的‘平民政治’”?

(3)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是顾炎武对哪一考试形式的评价?此时的考试考试形式给当时的社会产生了哪些消极影响?

(4)材料四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北宋哪一技术的发明?这项发明有什么作用?

 

答案解析

(1)三省六部制(1分)(2)隋朝   坚持的是自由报名、公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取士的原则(2分)(3)八股取士    阻碍了社会的进步(言之成理就行)(2分)(4)活字印刷术  有利于思想文化的传播(促进了文艺复兴或推动世界文明的进程)(2分)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一图片反映的政治制度是;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套组织严密的中央官制。它确立于隋朝,此后一直到清末,六部制基本沿袭未改;对于三省制,其中尚书省形成于东汉(时称尚书台);中书省和门下省形成于三国时,目的在于分割和限制尚书省的权力。在发展过程中,组织形式和权力各有演变,至隋,才整齐划一为三省六部,主要掌管中央政令和政策的制定、审核与贯彻执行。各不同时期的统治者做过一些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的调整和补充。(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二中的“科举考试”创立于隋朝;科举制从隋朝开始实行,直至清光绪卅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前后经历一千三百余年,成为世界延续时间最长的选拔人才的办法。对中国在内的汉文化圈诸多国家,以及西欧国家启蒙影响深远。“科举制是封建社会的‘平民政治’”是:坚持的是自由报名、公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取士的原则。(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是顾炎武对八股取士考试形式的评价;此时的考试考试形式给当时的社会产生的消极影响是:阻碍了社会的进步。严重束缚了应考者,使许多知识分子不讲求实际学问,束缚思想。(4)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四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北宋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是印刷史上一次伟大的技术革命。北宋庆历间(1041年-1048年)中国的毕昇发明的泥活字标志活字印刷术的诞生。他是世界上第一个发明人,比德国人约翰内斯·古腾堡活字印刷术早约400年。这项发明的作用是: 有利于思想文化的传播.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