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桥,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它不仅可以提供交通之便,还具有

题目描述

【题目】桥,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它不仅可以提供交通之便,还具有不同的艺术之美,甚至有的桥还是历史的见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京的八里桥原名“永通桥”,因距通州八里而俗称“八里桥”。1860年8月21日大沽失陷,英法联军占领天津。联军为进一步进犯北京,在八里桥―带与清军发生激战,清军战败,无力阻挡联军向北京进发。

(1)材料中的八里桥城之战发生在哪场战争中?英法联军发动这场战争的目的是什么?

材料二 1935年5月,为摆脱国民党追兵,红军向天险大渡河挺进,大渡河水流湍急,两

岸都是高山峻岭,只有―座铁索桥可以通过,这座铁索桥就是泸定桥.红军夺下泸定桥后,主力顺利渡过大渡河,取得了长征途中又一次决定性的胜利,这北是著名的“飞夺泸定桥”。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红军为什么要进行长征?长征途中凝成的“长征精神”所包含的内容有哪些?

材料三

(3)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武汉长江大桥和深圳经济特区跨海大桥分别是哪一时期的建设成

就?综上所述,从中国近现代发展历程中,我们可以得出哪些结论?

 

答案解析

(1)第二次鸦片战争;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2)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实行战略大转移。长征精神:不怕牺牲、前仆后继的精神,勇往直前、坚韧不拔的精神,众志成城、团结互助的精神,百折不挠、克服困难的精神(2分,符合题意即可)(3)武汉长江大桥属于“―五”计划时期的建设成就;深圳经济特区跨海大桥属于改革开放时期的建设成就,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是实现民族振兴的前提;发展才是硬道理;和平环境是国家发展的基本条件;落后就要挨打;等等,

(1)根据材料一“1860年的八里桥城之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60年还处于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而发动的。(2)根据材料二“红军进行长征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实行战略大转移(长征)。长征途中凝成的“长征精神”包括:不怕牺牲、前仆后继的精神,勇往直前、坚韧不拔的精神,众志成城、团结互助的精神,百折不挠、克服困难的精神(意思相近即可)。(3)①由“武汉长江大桥和深圳经济特区跨海大桥建成时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武汉长江大桥属于“―五”计划时期的建设成就;深圳经济特区跨海大桥属于改革开放时期。②从中国近现代发展历程中,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是实现民族振兴的前提;坚持改革开放,发展才是硬道理;和平环境是国家发展的基本条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高综合国力等等(意思相近即可)。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