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历史上的变法改革,不管变法者结局如何,总是以推动历史发展的居

题目描述

【题目】历史上的变法改革,不管变法者结局如何,总是以推动历史发展的居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生记·商君列传》记载:“……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官家奴婢)。宗室非有军功者,不得为属籍……而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平斗桶、权衡、丈尺。”

下面对商鞅变法的两种不同评价,也都出自《史记·商君列传》:

“(变法)行之十年,秦民大说(悦,欢喜、高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家丰衣足食。”

“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恨者。”

材料二

(1)结合材料一或者所学知识指出秦国百姓因为变法的哪一条措施而高兴?宗室贵戚又因为哪一条措施而怨恨?

(2)你对商鞅变法有何基本评价?

(3)依据材料二,孝文帝改鲜卑姓为汉姓的目的是什么?

(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孝文帝改革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答案解析

(1)鼓励耕织;废除世卿世禄制。(2)一场变革的成败标准,在于变法的目的是否达到;商鞅变法使秦国由此强大起来,实现了当初变法的目的,属于说商鞅主持的变法成功了。(3)改变鲜卑落后的面貌、促进民族融合、提升自己的统治力等。(4)孝文帝改革顺应了民族融合的趋势,促进了民族交融,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

(1)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商鞅变法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秦国百姓高兴;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商鞅变法废除世卿世禄制, 损害了旧贵族利益,宗室贵戚多怨恨。(2)依据所学可知,一场变革的成败标准,在于变法的目的是否达到;商鞅变法使秦国由此强大起来,实现了当初变法的目的,所以说商鞅主持的变法成功了。(3)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可知,孝文帝改鲜卑姓为汉姓的目的改变鲜卑落后的面貌、促进民族融合、提升自己的统治力等。(4)依据所学可知,孝文帝改革顺应了民族融合的趋势,促进了民族交融,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