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战争与对抗的阴霾笼罩百年。阅读材料,结合所学
题目描述
【题目】 20世纪战争与对抗的阴霾笼罩百年。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的确是一场帝国主义之间的战争,从大国结盟到军备竞赛,从奥匈王储斐迪南大公被刺,直到正式宣战的八月枪炮。历史学家100年来不停地争论这场战争,无法确认数百万年轻人涌向凡尔登、索姆河厮杀,其意义究竟何在。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 1919年参加了巴黎和会,他的《和平的经济后果》批判战后的世界体系,认为它的不公正激化了法西斯主义和极权主义的兴起,以及希特勒的上台。
——《战后百年》
(1)材料中“战争”指的是哪场战争?凯恩斯批判的战后体系是哪一体系?
材料二 自从两极体系不存在后,地球上的太平日子就一去不复返了。遗憾的是,关键性国际机构如联合国的地位不仅没有得到巩固,反而在不断退化。在实际政治运作中,以美利坚合众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们并不喜欢国际法,他们倾向于推行强权主义。
——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克林姆林宫的演讲 2018年3月18日
(2)你认为“两极”主要指的是哪两个国家?哪一事件标志“两极体系不存在”?
(3)两极体系不存在后,世界格局发展最主要的趋势是什么?
(4)据材料二概括“太平日子就一去不复返了”的两点原因。
答案解析
(1)第一次世界大战。(一战)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或答“凡尔赛体系”;“凡—华体系”)(2)美国、苏联。苏联解体(3)多极化(4)联合国等国际组织机构作用的弱化;美国等西方国家推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1)依据材料一“这的确是一场帝国主义之间的战争,从大国结盟到军备竞赛,从奥匈王储斐迪南大公被刺,直到正式宣战的八月枪炮”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战争”指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年6月,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到新近被奥匈帝国吞并的波斯尼亚检阅军事演习,被塞尔维亚族青年普林西普枪杀。这次事件导致7月28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成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一战结束后,1919年1月,战胜的协约国集团为了缔结和约,对一战后的世界做出安排,在法国巴黎召开了会议,这就是巴黎和会。会议签署了《凡尔赛和约》等一系列条约,通过这次会议确立了凡尔赛体系;1921-1922年,美、英、法、日、意、荷、比、葡和中国九国代表在华盛顿举行会议,签署了关于中国问题的《九国公约》,确立了华盛顿体系。通过这两次国际会议,帝国主义确立了一战后的世界“新秩序”,即凡尔赛--华盛顿体系。(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破裂,冷战开始。美国在政治上出台杜鲁门主义,经济上实行马歇尔计划,军事上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苏联采取针锋相对的措施,1955年成立华沙条约组织,两极格局正式形成。“两极”主要指的是美国、苏联。1991年苏联解体,美苏两极格局随之结束。(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两极格局终结后,世界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4)依据材料二“遗憾的是,关键性国际机构如联合国的地位不仅没有得到巩固,反而在不断退化。在实际政治运作中,以美利坚合众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们并不喜欢国际法,他们倾向于推行强权主义”可知,“太平日子就一去不复返了”的原因有:联合国等国际组织机构作用的弱化;美国等西方国家推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相关试题
2242【标准答案】全球经济发展环境异常复杂
下列属于早期青光眼视野改变的是()答案?
(单选题)氨制冷系统的检漏时如果发现泄漏,应
(多选题)收件单位发现不是本*单位机要件且已
【多选题】 证据规则普遍存在于【】。(学历考
芯片曾被形象地比喻为国家的“工业粮食”,是信
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中,来自各地区、各民族、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但“虽有良法,要是人民
132 、()是安全文化核心,是在员工中形成
红茶一般有()种
近代启蒙思想家梁启超呼吁()的理想人格。A.
在项目法人责任制中,()负责对项目董事会成员
煤矿井下供电应做到“三无”,即(),(),(
《登幽州台歌》中的幽州台,其故址在今天的什么
“唉!这家人真够惨了。”中的“唉!”是()。
位(子单位)工程评为优质,下列要求是正确的(
小型会议排列的礼仪要求有哪些?
检修运行时,不得抓攀井道壁上的构件,不得将身
8岁男孩。因高热、腹痛、腹泻就诊,大全日呈赤
阳光信贷有助于解决"客户不知找谁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