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九年级(1)班小明同学所在的历史学习小组在学习中国古代史时,

题目描述

【题目】九年级(1)班小明同学所在的历史学习小组在学习中国古代史时,采用了编制示意图和收集史料的方法,增强了学习兴趣,提高了分析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

【编制示意图】

图一

图二

(1) 图一中的①②处应该填写的朝代(时期)分别是什么

(2) 图二反映的是哪一朝代开创的什么制度? 

【收集史料】

材料一  诏令:“不得以北俗之语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

(3) 材料一反映的事件,有何历史作用?

    材料二  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

——《宋书》

    材料三

东吴青瓷羊尊,1958年江苏省南京北京路出土

(4) 材料二和材料三是围绕哪一主题选取的?能证明这一主题的最有价值的材料是材料二、三中的哪一个

 

答案解析

(1)东周  战国 (2) 秦朝  中央集权制 (3) 促进了民族融合,加速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进程(4)东晋南朝江南经济发展     材料三

(1)根据图一结合所学知识,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历史上称为东周。我国历史从此进入东周时期。东周又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由此可知,图一中的①②处应该填写的朝代(时期)分别是东周、战国。 (2) 根据图二结合所学知识,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秦朝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称为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皇帝之下设有中央政权机构,有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统领,分别掌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地方上实行郡县制。由此可知,图二反映的是秦朝开创的中央集权制。 (3)根据材料一“不得以北俗之语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魏孝文帝力排众议,494年迁都洛阳,把百余万包括鲜卑族在内的北方各族人民迁到中原。他进一步推行汉化措施,规定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因此,材料一反映的事件是北魏孝文帝改革,它促进了民族融合,加速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进程。(4)根据材料二“江南之为国盛矣……”可知,东晋南朝江南农业得到了开发和发展;材料三“东吴青瓷羊尊” 可知,东晋南朝江南手工业得到了发展;因此,材料二和材料三是围绕“东晋南朝江南经济发展”这一主题选取的。材料二属于史料记载,是第二手资料,材料三属于实物资料,是第一手资料,因此材料三最有价值。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