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8)班举行主题为“走向共和之路”的探究活动。阅读材料
题目描述
【题目】八年级(8)班举行主题为“走向共和之路”的探究活动。阅读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构建共和】
材料一:1905年8月,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骨干聚集日本东京,成立了统一的革命组织……孙中山《民报》发刊词中,将这一组织的革命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作为革命的指导思想。
(1)写出材料一中“统一的革命组织”的名称。
【缔造共和】
材料二:下表是辛亥革命大事记。
时间
事件
1911年10月10日
A
1912年元旦
中华民国成立
1912年2月12日
宣统帝下诏退位
……
……
(2)材料二表格中的A事件应为哪一事件?根据材料一、二,写出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3)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维护共和】
(4)为了维护民主共和,针对“宋教仁案”和“袁世凯复辟”,孙中山分别进行了怎样的斗争?结果如何?
答案解析
(1)同盟会(2)武昌起义;领导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中华民国。(3)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4)针对“宋教仁案”:领导二次革命,由于国民党力量涣散,结果失败;“袁世凯复辟”:孙中山倡导护国战争,结果推翻了袁世凯的统治。
(1)根据材料一“1905年8月,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骨干聚集日本东京,成立了统一的革命组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05年孙中山提出团结革命力量,建立统一的革命组织——中国同盟会,8月中国同盟会成立大会在日本东京召开。因此,材料一中“统一的革命组织”的名称是同盟会。(2)第一问根据材料二“1911年10月10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1年10月10日,孙中山又领导了武昌起义,这一年是旧历辛亥年,历史上把这次革命叫做“辛亥革命”。第二问根据材料一、二及上述分析可知,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领导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中华民国。(3)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是: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4)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袁世凯指使部下刺杀宋教仁后,遭到国内舆论的谴责。他决定以武力镇压国民党,下令罢免由国民党人担任的江西、广东、安徽三省都督,并派兵南下。孙中山和黄兴等号召南方各省起来反袁,发动“二次革命”。但由于国民党力量涣散,结果失败;由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复辟帝制,引起了以蔡锷、唐继尧等人为首的反对,并在云南宣布起义,向北洋政府宣战。孙中山发表“讨袁檄文”,掀起了护国运动。全国上下一致讨袁,袁世凯在一片讨袁声中死去。因此,针对“宋教仁案”,孙中山领导了二次革命,由于国民党力量涣散,结果失败;针对“袁世凯复辟”,孙中山倡导护国战争,结果推翻了袁世凯的统治。
相关试题
订单响应时间较短是播种式的优点。()
(单选题)直播种草的方法分()。
小王新买了一双皮鞋,刚穿了一天就坏了, 为此
“当你以欣赏的态度去看一件事,你便会看到许多
下列地区不属于北方地区的是?答案
(吉林省2009届高考压轴卷新课标试题16题
三民主义是孙中山所倡导的民主革命纲领,由(
李赞在湖北麻城芝佛院讲学时,收女子做弟子,有
近几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都不回避民生难题,直面民
137.关于促胰液素和胆囊收缩素()对胰液分
宫颈癌患者中,约半数病例在产前诊断,有1%-
智慧技能就是学习者用以支配自身认知结构的能力
文艺复兴时期各类艺术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我
水凝结须具备哪两个条件?
政府和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下列行为中,违反
通过实践证明,烟花爆竹作业过程中导致事故发生
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 )
通过眼神的接触,可以()。
混淆一些次要的区别来突出主要的区别,这也是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