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2 04:07:22

材料题.

题目描述

【题目】材料题.

文学是人类丰富感情的表达,是一定时期的反映。一个民族的文学,是这个民族的历史。请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自楚辞、唐律争妍竞畅,而民间性情之响,遂不得列于诗坛,于是别之曰‘山歌’,言田夫野竖矢曰寄兴之所为,荐绅学士家不道也。……山歌虽俚甚矣,独非《郑》、《卫》(国风之篇)之遗欤?

——冯梦龙《山歌》

材料二

云梦者,方九百里,其中有山焉。其山则盘纡茀郁,隆崇嵂崒;岑崟参差,日月蔽亏;交错纠,上干青云;罢池陂陀,下属江河。其土则丹青赭垩,雌黄白坿,锡碧金银,众色炫耀,照烂龙鳞。

——汉司马相如《子虚赋》

材料三

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独元人之曲,为时既近,托体稍卑,故两朝史志与四库集部,均不若于录;后世儒硕,皆鄙弃不复道。

——王国维《宋元戏曲考》

请回答:

(1)材料一中“《郑》《卫》”是中国哪一部儒家典籍的内容?它对中国古代文学有何影响?结合材料一指出中国古代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之作是什么?

(2)据材料二归纳汉赋的特征。分析导致这一特征出现的最主要的时代背景。

(3)材料三中唐诗成就突出并被誉为“诗史”的诗人是谁?宋词和元曲成为“一代文学”共同的经济原因是什么?依据材料一、三指出“后世儒硕”鄙弃元曲的原因。

(4)结合上述材料,简典分析社会现实与文学作品之间的关系。

 

答案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归纳概括能力。与山歌相似,能体现“民间性情之响”指的是其内容体现百姓生活,形式通俗,结合所学知识,《诗经》中的“风”部分最能体现这一特点。第二问回答奠定中国古代现实主义文学的基础即可。第三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楚辞即可。(2)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云梦者,方九百里,其中有山焉。其山则盘纡茀郁,隆崇嵂崒;岑崟参差,日月蔽亏;交错纠,上干青云”结合所学知识从汉赋辞藻华丽;手法夸张;气势恢宏等特点回答。第二问从大一统的角度回答即可。(3)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被称为“诗史”的是杜甫。第二问从商品经济发展和商业的繁荣角度回答。第三问由“独元人之曲,为时既近,托体稍卑,故两朝史志与四库集部,均不若于录;后世儒硕,皆鄙弃不复道”及材料一三可以看出直接来源于百姓生活,通俗朴实。(4)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材料一的《诗经》和材料三杜甫的诗,都可以看出文学作品是来源于社会现实,反映社会现实的。

(1)《诗经》。典定中国古代现实主义文学的基础。《楚辞》(或《离骚》。(2)辞藻华丽;手法夸张;气势恢宏等.汉大一统。(3)杜甫。商业的发展和城市的繁荣。直接来源于百姓生活,通俗朴实。(4)文学作品反映社会现实。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