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阅读下列材料,国答问题。

题目描述

【题目】阅读下列材料,国答问题。

材料一:他创办私学,打破了资族和王室垄断教育的局面,主张“有教无类”招收不同出身的学生,促进了教育在民间的发长……他在教学中发现和总结出许多教育规律,总结出一系列的原则和方法

——人教版七年级课本

(1)材料一中的“他”指的是谁?依据材料我们应该如何评价他?

(2)“他”在思想领域创立了哪个重要的学派?

材料二:根据他的建议,这位西汉皇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长安设太学,以儒家的五经为主要教材,不学习其他各家的学说,并命令天下郡国都设立学校官,初步建立起地方教育系统。

(3)材料二中的“他”指的是谁?这位皇帝为了增强朝廷对经济的控制,统一铸造的是哪一货币?把哪两种重要的物资实行了官营、专卖?

(4)根据以上内容及所学知识,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儒家学说?

答案解析

(1)孔子、大教育家。(2)儒家学派。(3)董仲舒;五铢钱;盐(铁)。(4)对待儒家学说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1)依据材料一“他创办私学,打破了资族和王室垄断教育的局面,主张“有教无类”招收不同出身的学生,促进了教育在民间的发长……他在教学中发现和总结出许多教育规律,总结出一系列的原则和方法……”可知,材料一中的“他”指的是孔子;孔子是大教育家,孔子创办私学,打破了贵族和王室垄断教育的局面,招收不同出身的学生。(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孔子在思想领域创立了儒家学派。(3)依据材料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他”指的是董仲舒;西汉皇帝是汉武帝。汉武帝为了增强朝廷对经济的控制;统一铸造的是五铢钱;把盐(铁)物资实行了官营、专卖。(4)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对待儒家学说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