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5-30 02:27:55

公元前5世纪左右,管仲提出以法治国。此后,法律就被公认为是治

题目描述

题目

公元前5世纪左右,管仲提出以法治国。此后,法律就被公认为是治理国家的工具。到唐朝,魏征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他说国家好像是一匹奔马,骑在马上的骑手就是皇帝,皇帝手中拿的鞭子就是法律。既然古代的法律是君主手中的鞭子,这个法律必然受到君主的影响。
这段文字主要讲的是(    )。


A:古代法治的本质

B:法律对治国的作用

C:以法治国思想的变迁

D:古代法律对君权的影响

答案解析


文段首先提出法律的由来并提出法律被用来治理国家,接着通过魏征的比喻指出法律的特点是用被帝王拿在手中的鞭子用来治理国家,最后进一步总结法律会受到君主的影响。通篇都是围绕“法律”及其自身的特点这一话题进行介绍,A项是对重点的概括,故A项当选。

B项,文段说是法律的作用是治理国家而不是法律对于治理国家的作用,属于偷换概念,且这并非文段的重点,故排除B项。

C项,“思想的变迁”文段并未提及,属于无中生有,故排除C项。

D项,文段强调的是君主对法律的影响而不是法律对君权的影响,属于逻辑偷换,故排除D项。

故本题答案为A选项。

答案:A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