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上,政治制度的确立、改革和不断完善,巩固
题目描述
【题目】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上,政治制度的确立、改革和不断完善,巩固了国家的统治和民族的统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统一的第一个时期,大体是西周到秦。西周有一个中央政权,在中国北方黄河流域的范围之内发号施令,让自己的功臣、周室宗亲等等各种各样的人到东方去开辟土地。与周代的制度相比,秦汉所形成的统一否定了周的这个政治制度,但是又不是绝对否定。
——田余庆《中国古代史上的国家统一问题》
(1)材料一中,西周政权依靠什么政治制度开发了黄河流域的东部地区?秦朝统一后否定了这个制度,在全国推行什么制度?
材料二 汉兴之初,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功臣侯者,百有余邑;尊王子弟,大启九国……藩国大者,跨州兼郡,连城数十。然诸侯原本以大,末流滥以致溢,小者淫荒越法,大者睽孤横逆,以害身丧国。
——《汉书》
(2)据材料二指出汉初的地方行政制度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一变化造成了严重弊端,对此,汉武帝采取了什么有效措施?
材料三 从本质上看,宋代只不过是残唐五代的延续,宋代之所以国祚长久,没有短命而亡,只是因为宋太祖断绝了武人专政的传统……宋代的中央政府管理体系多头分权,效率并不很高。
——许倬云《大国霸业的兴废》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太祖为断绝“武人专政的传统”采取的政策。据材料三,指出这一政策的弊端。
材料四 “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注:互相抗衡),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明太祖实录》
(4)材料四解决的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哪一矛盾?这反映了当时怎样的政治发展趋势?
答案解析
(1)分封制;郡县制。(2)变化:由郡县制变为郡国并行制度。措施:颁布“推恩令”,建立刺史制度。(3)政策:重文轻武。弊端:政府的办事效率不很高。(4)矛盾:皇权与相权的矛盾。趋势: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废除。
(1)材料“自己的功臣、周室宗亲等等各种各样的人到东方去开辟土地”反映西周政权依靠分封制开发了黄河流域的东部地区。秦朝统一后,否定了分封制,在全国推行郡县制,郡下设县。郡县制的推行在我国历史上影响深远。(2)据材料“汉兴之初,海內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 …藩国大者,夸州兼郡连城数十… …大者睽孤横逆,以害身丧国.”可知,汉初实行种郡国并制度。解決这一制度造成的一系列问题,汉武帝接受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加强了中央集权。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汉武帝还建立了刺史制度。(3)由材料“断绝了武人专政的传统”,可得出重文轻武;由材料“宋代的中央政府管理体系多头分权,效率并不很高”,可得出政府的办事效率不很高。(4)据材料“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注:互相抗衡),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可知反映的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皇权和相权的矛盾。这反映了当时君主集权日益强化的政治发展趋势。
相关试题
6648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
(多选题)水力机械辅助设备包括全厂()
仅根据化石的形态特征,而不考虑亲缘关系的一种
(单选题)被人们称为由手法主义向巴洛克风格过
(单选题)光线直接照射一侧瞳孔,观察同侧瞳孔
233、“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这
阴雨天还需要涂防晒霜吗?
万里长城历代大多整修,其中达到完善地步的是
严重肝病时氨清除不足的原因主要是:(): [
在我国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时期,广大人民和
【单选题】 淋巴细胞的相对密度为【】。(医卫
下列关于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的表述中,正确
某场所相对湿度长期大于 95%,湿度低
危险物品,一般是指具有()、()腐蚀、毒害、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在劳动合同制
下列属于压缩机机组故障停机正确处理的方式是(
通常情况下,远期汇率与即期汇率的差价表现为贴
具有司腠理开合功能的气是()
在我国传统节日中,唯一与节气合一的节日是哪个
叔孙通是东汉后期士大夫代表人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