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引发了巨大的

题目描述

【题目】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引发了巨大的社会变革。改革推动了社会发展和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观察下列春秋战国时期的两幅图:

图一铁制农具                 图二穿有鼻环的牛尊

(1)依据材料一中的两幅图,指出引发春秋战国时期发生社会大变革的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

材料二  公孙鞅曰: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帝王不相复,何礼之循?……各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礼、法以时而定。臣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汤、武之王也,不循而兴。殷、夏之灭也,不易礼而亡。

——《商君书·更法》

(2)材料二中的“公孙鞅”指的是谁?变法的目的是什么?

材料三  公元前356年,秦国颁布新法规定: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3)依据材料三,指出变法的哪一项措施遭致旧贵族的激烈反对?哪一项有利于封建土地制度的确立?

材料四  行至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

——《史记·商君列传》

(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此次变法对秦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5)秦国因变法而发展,邓小平主导的改革开放带动中国经济腾飞。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时期。请你谈谈对改革的认识。

答案解析

(1)铁制农具牛耕(2)商鞅;富国强兵(3)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4)使秦国国力大增,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5)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改革要顺应历史趋势;改革要与时俱进;改革要符合国情;

(1)依据材料一“铁制农具、穿有鼻环的牛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的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分别是铁制农具和牛耕。(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反映的是商鞅变法。材料二中的“公孙鞅”指的是商鞅,变法的目的是变法图强,富国强兵。(3)依据材料三“公元前356年,秦国颁布新法规定: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结合所学可知,变法的措施中“奖励军功,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遭致旧贵族的激烈反对;“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有利于封建土地制度的确立。(4)根据材料四“行至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使秦国国力大增,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5)开放题,言之有理即可,如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改革要顺应历史趋势;改革要与时俱进;改革要符合国情。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