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内外形势的变化,中国外交政策不断调整,阅读
题目描述
【题目】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内外形势的变化,中国外交政策不断调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3年3月斯大林去世,后继的苏联领导人马上终止了斯大林对西方的进攻性政策,并开始劝告,尝试与西方国家和平共处。中共中央接过莫斯科提出的和平共处的外交方针,周恩来将其具体化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后,与中国建交的国家迅速增多,中国代表开始出现在各种亚非国家会议上,美国对中国的外交孤立政策开始被冲破。
——《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解析》
材料二:1973年2月17日,毛泽东与基辛格的谈话中第一次提出了这样一种设想,毛泽东说:过去中美两国是敌人,现在是朋友,而苏联对欧亚两洲的威胁现在不仅存在,并且还在增长。今天我们应当搞一条横线,从美国、日本、中国、巴基斯坦、伊朗,到土耳其和欧洲,这样“可以共同对付一个混蛋”。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史研究》
材料三:中国永远不称霸,中国也永远不当头。但在国际问题上无所作为不可能,还是要有所作为。作什么?我看要积极推动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我们谁也不怕,但谁也不得罪。
——《邓小平文选》《善于利用时机解决发展问题》(1990年12月)
(1)依据材料一,指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背景?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有何意义?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后中美两国由敌人变成朋友的标志性历史事件。依据材料二说明毛泽东创造性地提出了怎样的外交新思路?
(3)依据材料三分析指出邓小平提出这一外交方针的出发点是什么?任举一例说明其外交实践。
答案解析
(1)背景:依据材料一“苏联领导人马上终止了斯大林对西方的进攻性政策,并开始劝告,尝试与西方国家和平共处”可归纳出苏联对美国外交政策调整。意义:依据材料一“与中国建交的国家迅速增多,中国代表开始出现在各种亚非国家会议上,美国对中国的外交孤立政策开始被冲破”可知改善并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结合所学从后来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以及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回答其他答案。(2)历史事件:依据所学从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签署《中美联合公报》回答。新思路:依据材料二“搞一条横线,从美国、日本、中国、巴基斯坦、伊朗,到土耳其和欧洲,这样“可以共同对付一个混蛋””可知建立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反苏统一战线。(3)出发点:依据材料三的信息和所学从新时期外交的目的是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回答。外交实践:结合所学的新时期外交活动从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或者推进新型区域合作组织回答。
(1)背景:苏联对美国外交政策调整。意义:①改善并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②后来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③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2)历史事件: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签署《中美联合公报》。新思路:建立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反苏统一战线(3)出发点: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外交实践: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
相关试题
【单选题】 精馏操作的依据是【】的差异。(技
8725 配电箱、开关箱箱门贴______和
零售户公开的内容包括客户分档规则、客户分档结
[单选] 微软将在Windows8.1操作系
85. 劳务派遣中劳动合同期限不低于() [
(单选题)物质氧化通常在燃烧过程()就已发生
微信转账遇到问题,在百度上搜索客服电话,怎么
(单选题)常见汽车制造厂的WMI编号为“LS
(单选题)治疗鹅口疮心脾积热型首选方剂是()
(多选题)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是()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每个人都有父亲和母亲。我
据统计,美国1960年国民生产总值5037亿
自2018年以来,许多家庭常备药品以及一些常
我国现在达到小康是
10.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某会务组租了20多辆车将2220名参会者从酒
国家职业资格分为初级(五级)、中级(四级)、
述人民检察院检察工作的基本原则。
在美国近代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
需求验证并不是一个可以一次结束的活动,它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