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和运用材料解决问题,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回答以下问
题目描述
【题目】解读和运用材料解决问题,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 他(美国驻莫斯科大使馆参赞乔治·凯南)在1946年初就写道:“想和俄国人共同统治德国,只能是痴心妄想。同样痴心妄想的,是认为俄国人会和我们一起在一个美好的日子里礼貌地撤出,然后在这个真空中产生一个健康又和平,稳定又友善的德国出来。我们没有其他选择,只能在我们的德国部分建立一种独立的形式,让它具备足够的满足,足够的安全和足够的优势,不受制于来自东方的威胁……宁肯要一个分裂的德国,至少让其西部成为对付极权主义势力的缓冲器,也不要一个势力范围直达北海的统一的德国。”
材料二 苏联对美国的评价是,美国企图把德国和欧洲拉进资本主义阵营,成为它的卫星国。在反对希特勒德国的战争中形成的“不自然的联盟”业已烟消云散,东西方的冲突从此开始。……作为对立物,斯大林创立了“两大阵营理论”:一方面是自由的社会主义国家,另一方面是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国家。社会主义朝着一个公平社会的和平发展和它的壮大,旨在制止美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
——以上均摘自《一口气读完世界历史》
(1)阅读上述引自《一口气读完世界历史》的材料,结合史实说明材料一对美国外交政策产生的具体影响。根据材料二说明苏联采取与美国对峙政策的主要原因。两国形成如此外交对立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阅读下列图片材料,分别简述图一和图二反映的主要历史现象。
(3)综合上述材料,简述二战后国际格局演变的主要线索。
答案解析
试题(1)问,第一小问影响,注意凯南这段话的时间和内容。1946年,他就强调美国与苏联的对抗,但又从让德国西部成为一个“缓冲器”看出,他不主张武力冲突。因此,这是美国“冷战”政策的先导。第二小问原因,根据材料可以得出苏联为了制止美国的侵略政策。第三小问从意识形态、国家利益方面分析。(2)问,结合所学知识,图一反映的是柏林墙拆毁后德国走向统一,两极格局逐渐解体。图二反映的是当今国际格局的基本特征是多极化趋势加强,美国、日本、欧盟、俄罗斯和中国成为当今主要国际力量(或“一超多强”亦可)。(3)问,根据上述材料可以得出,四五十年代——“两极”“冷战”格局形成。六七十年代——“两极”格局动摇,出现多极化趋势。美苏争霸成为世界局势的最突出特点。八九十年代——“两极”格局瓦解,多极化趋势加强。
(1)影响:推行“冷战”政策。 原因:制止美国的侵略政策。 两国制定政策的基本依据是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差异。(2)图一 德国统一,两极格局解体。图二:当今格局的基本特征是多极化趋势加强。 美国、日本、欧盟、俄罗斯、中国成为当今世界主要国际力量。(3) 历程:两极格局建立到解体,多极化的出现到加强。
相关试题
8162 浮选机按其充气和搅拌矿浆方式不同可
【单选题】 维生素C与硝酸银反应生成去氢抗坏
(判断题)火场各参战消防中队之间的协同通信,
88、关于快件派送,描述不正确的是( )()
【填空题】 筛分概率:筛分过程中【】通过筛孔
本次调查中有创业打算的毕业生能承担的创业资金
中医是我国的四大国粹之一,它是研究人体生理.
2019年“五一”假日期间,杭州西湖成为众多
大部分急性心肌梗塞的病因是:() [单选题]
沙赫特—辛格的情绪理论认为,对情绪产生起决定
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不适用调解,但赔偿诉讼可
下列说法中不符合"自知力完整&qu
汽车是谁发明的?
在八脉交会穴中,通任脉的是()
仄声是指()。
在选择防垢剂时,当给水中镁离子浓度较高,同时
正确的挤奶和乳房按摩是提高产奶能力的重要条件
一个作简谐振动的物体,其位移与加速度的相位始
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增强____,既不走封闭僵化
17.设计混凝土配合比时,确定配制强度之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