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鲍富莱蒙王子的妃子鲍富莱蒙夫人,原为比利时人,因与鲍富莱
题目描述
原告鲍富莱蒙王子的妃子鲍富莱蒙夫人,原为比利时人,因与鲍富莱蒙王子结婚而取得法国国籍。后来,鲍宙莱蒙夫人欲离婚以便与罗马尼亚的比贝斯柯王子结婚,但是当时的法国法律禁止离婚,而德国法律规定则相反,于是,鲍富莱蒙夫人为了达到与王子离婚的目的,只身移居德国,并归化为德国人,随即她在德国获得离婚判决,然后在柏林与罗马尼亚的比贝斯柯王子结婚,婚后她以德国公民的身份回到法国。鲍富莱蒙王子在法国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法院宣告她在德国的入籍、离婚以及再婚无效。虽然法国冲突法规定,离婚依当事人的本国法,但法国最高法院认为,鲍富莱蒙夫人取得德国国籍的动机,显然是为了逃避法国法律禁止离婚的规定,因而构成了法律规避,终于判决她在德国的离婚和再婚都属无效(但该法院认为它无权受理她入德国国籍的问题)。 请问:(1)什么是法律规避? (2)依据当事人因改变连结因素而导致适用的另一国家的法律,该行为是否必然非法? (3)我国对此问题的态度如何?
答案解析
[答案](1)法律规避又称法律欺诈等,是指涉外民事关系的当事人为了利用某一冲突规范,故意制造出一种连结点,以避开本应适用的准据法,并使得对自己有利的法律得以适用的一种逃法或脱法行为。
(2)各国对此问题的立场并不相同。有的国家持否定态度,例如阿根廷《民法》第1207 条规定:“在国外缔结的规避阿根延法律的契约是毫无意义的。”“在阿根廷缔结的规避外国法的契约是无效的。”有的国家则禁止规避本国法,允许规避外国法。有的国家禁止规避本国法,而对规避外国法采取不同的态度,认为不合理即不承认其效力。
(3)我国对法律规避的态度是“当事人规避我国强制性或禁止性法律规范的行为,不发生适用外国法律的效力。”也就是说我国的强制性和禁止性法律规范不允许规避。
相关试题
( )不属于劳动组织优化的内容。A劳动
有权决定产品要求或供应商的是()A使用者B决
社会化过程阶段不包括 ( )A原有状态阶段B
名词解释反文化
大力倡导和弘扬有利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
简述美国学者埃德加·沙因归纳的“社会人”假设
名词解释:急性肾衰竭
概述市场营销调研的基本流程。
通报的特有功能是( )A批评错误、传达精神B
1904年至1905年,为了争夺在华利益而在
一元化社会(里格斯)
名词解释:社会诊断
小儿第一次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糖丸的年龄是【
根据((2010通则》,下列贸易术语中需要卖
协调公务员系统与外部系统分配关系的主要原则是
(10年真题)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法理学构成要
支气管哮喘的典型症状是 ( )A发作性咳嗽B
如何加强制度建设,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
从生理的角度讲,所有的人都有______的基
简述组织文化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