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1 14:31:52

有学者认为:明代中叶以后,中国社会已经显露某些民主的、人文的

题目描述

【题目】有学者认为:明代中叶以后,中国社会已经显露某些民主的、人文的近代社会的熹微晨光,其在经济和思想文化领域的某些表现就是它的背影。阅读下列某校历史学习小组研习笔记,回答问题。

材料一:生活在明朝中后期的李贽对正统的思想进行了大胆的挑战。他认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①,也就是说,“理”就在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②。他在批判理学家的“天理”“道心”的同时宣称“自私”是人的天性,他说“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矣。”③他所宣扬的自私在当时的背景下,显然具有反对“灭人欲”的维护个人利益的合理价值④。他是独具个性的思想家,他的观点具有浓厚的反正统意识,开启了明清之际思想的活跃局面。⑤

材料二:明代中叶以后,手工业和商业繁盛,推动了工商业城市的兴盛,都市中的一些富商往往衣服屋宇,穷极华靡,金钱珠宝,视为泥沙⑥。伴随商业的发展,苏州等地出现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的现象(《明神宗实录》卷361)这表明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至清朝苏州已经是十万烟火,财富甲于天下⑦。与之相随的是,市民阶层进一步扩大,社会生活亦趋复杂丰富。

(1)材料一中,李贽的思想观点具有的最大特征是什么?在他生活的时代,思想界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是什么?

(2)综合材料一,明代中叶以后中国传统文化表现出的具有近代意义的思想文化倾向是什么?结合材料二,分析其出现的主要原因。

(3)材料一和材料二作为历史叙述,是史料、史料解释、历史评价和历史描述的综合运用。请选出与上述四种叙述类型相对应的带有下划线的文字序号。

答案解析

(1)根据“李贽对正统的思想进行了大胆的挑战”得出反正统意识。结合所学可知,明朝中后期理学在思想界占统治地位。(2)倾向:根据“批判理学家的‘天理’‘道心’”得出民主;根据“宣称‘自私’是人的天性”得出个性化;根据“‘理’就在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得出世俗化。原因:根据所学,可从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市民阶层进一步扩大等角度分析总结。(2)历史史料是指可以据以为研究或讨论历史时的根据的东西,①③属于历史史料。史料解释是指后人对历史资料的解释,②属于史料解释。历史评价是指某人或者某类人对历史的一些看法等,④⑤是历史评价。历史描述指的是对历史事物进行客观合理的描述,⑥⑦是历史描述。

(1)反正统意识。理学(或心学)。(2)倾向:民主的、个性化的、世俗化的思想文化倾向(人文主义的、回归人性的思想文化倾向)。原因: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市民阶层进一步扩大。(2)历史史料:①③。史料解释:②。历史评价:④⑤。历史描述:⑥⑦。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