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融入情境,识图释图,回答问题。

题目描述

【题目】融入情境,识图释图,回答问题。

信息一:成都平原被称为“天府之国”很大程度上受益于都江堰。两千多年的事实证明,都江堰真正体现了“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的意义,……2000年,都江堰及其附近的青城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为世界文化遗产。二王庙大殿联:“六字炳千秋,十四县民命食天,尽是此公赐予;万流归一汇,八百里青城沃野,都从太守得来。”从此,川西平原“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成都平原因此长期受益,成为富饶的“天府之国”。

信息二: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16年12月6日发表《中国的中医药》白皮书。(节选)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中医药发展。中医药与西医药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维护和增进民众健康,已经成为中国特色医药卫生与健康事业的重要特征和显著优势。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作为今后15年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行动纲领,提出了一系列振兴中医药发展、服务健康中国建设的任务和举措。国务院印发《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把中医药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对新时期推进中医药事业发展作出系统部署。这些决策部署,描绘了全面振兴中医药、加快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构建中国特色医药卫生体系、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宏伟蓝图,中医药事业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信息三:屠呦呦发现的青蒿素应用在治疗中,使疟疾患者的死亡率显著降低。中医药与中医诊疗治病方法以其独特的魅力打动着世界、感动着世界、终将走遍全球、走向未来。

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中国药学家屠呦呦以及爱尔兰科学家威廉·坎贝尔和日本科学家大村智,表彰他们在寄生虫疾病治疗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屠呦呦的获奖理由是“有关疟疾斩疗法的发现”。这是中国科学家因为在中国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而首次获诺贝尔科学奖,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

(1)当今,人们赞美都江堰是世界上的奇迹,是无坝生态水利工程的典范。识读图A图B,回答此图水利工程渠首的组成部分有哪些?(写全写对者得2分)依据信息一分析成都平原“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成为富饶的“天府之国’’的原因?

(2)图C人物编纂图D医学著作,以此请你回答图C人物被后世人们尊称什么?他的这部医学著作论述了哪些内容?(写出2点即可,2分)

(3)图E人物编成图F健身体操,请写出图E人物名字、图F健身体操的名称以及他研制成功的麻醉药剂名称(他是世界上最早用全身麻醉方法做手术的医生)?

(4)阅析信息二、信息三后,你有何感想?请你写下来

答案解析

(1)渠首组成部分:鱼嘴、宝瓶口、飞沙堰;原因:成都平原被称为“天府之国”很大程度上受益于都江堰,两千多年来都江堰一直发挥着巨大作用,譬如:发挥防洪、灌溉、水运等多方面的作用。(能回答出与之极其相似答案亦可)(2)“医圣”;①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②总结了各种疾病的症候;③提出了诊断上要辨证施治(辨析病情,对症下药);④还提出了“治未病”理论,提倡预防疾病。(能回答其中任意2点即可赋分)(3)华佗;“五禽戏”;“麻沸散”;(4)只要学生回答与信息二、信息三相关联且具有正能量的观点即可赋分。

(1)依据材料图示可知,都江堰渠首组成部分:鱼嘴、宝瓶口、飞沙堰;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成都平原被称为“天府之国”很大程度上受益于都江堰,两千多年来都江堰一直发挥着巨大作用,譬如:发挥防洪、灌溉、水运等多方面的作用。(2)第一问依据材料图片信息可知,图C人物是东汉的张仲景,著有图D《伤寒杂病论》,张仲景被誉为“医圣”;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伤寒杂病论》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总结了各种疾病的症候;提出了诊断上要辨证施治;还提出了“治未病”理论,提倡预防疾病。(3)依据所学可知,图E人物是东汉的华佗,编成图F健身体操即“五禽戏”;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东汉神医华佗医术全面,尤其擅长外科,精于手术,研制出“麻沸散”。(4)开放性题目,中医文化博大精深,传承中国文化,树立文化自信。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