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中国共产党始

题目描述

【题目】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三农”问题。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解决“三农”问题,采取一系列措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不乏沉痛的教训。目前,党和政府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以促进农村的和谐发展。从下列图片中提取历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图一反映了包括农业改造在内的三大改造在高速进行。三大改造的完成是哪一年?有何历史意义?

(2)图二是党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产生的严重失误。它造成了哪些严重影响?我们应该从中吸取什么教训?

(3)图三中的人物解决了我国几亿人口的温饱问题。他有什么重大科技成就?

(4)在图四这一重大会议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对农村的经济体制作出了什么重大调整?首先试点的地方是在哪里?农村经济体制的调整有什么积极作用?

(5)俗话说:农业要发展,离不开“两平”,其中一是袁隆平,二是邓小平。请你概括农业发展需要哪些必备条件?

答案解析

(1)1956;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等等。(2)工农业生产严重下降;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等等。(3)籼型杂交水稻或东方魔稻。(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推动了中国农业大发展。(5)政策、科学技术(答到一点即可)

(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这标志着我国基本上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所有制方面的社会主义革命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我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根据图二的内容是人民公社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人民公社化是我国在探索时期的左倾错误的表现,使得工农业生产严重下降;由此可知,发展经济建设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要从国情出发,制定恰当的政策等等。(3)根据图三的人物是袁隆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袁隆平研制成功籼型杂交水稻,解决了我国几亿人口的温饱问题,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 (4)根据图四的会议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首先在农村进行,1978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首先以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为,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推动了中国农业大发展。 (5)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农业发展需要国家制定恰当的政策,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同时还要科学种田,利用科学技术发展农业,因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