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4 04:49:59

    材料一  通州之设纱厂,为通州民生计,亦即为中国利源

题目描述

【题目】    材料一  通州之设纱厂,为通州民生计,亦即为中国利源计。通(通州)产之棉,力耕丝长,冠绝亚洲,为日厂(注:指日本工厂)之所必需,花往纱来,日盛一日,捐我之产以资人,人即用资于我之货以售我,无异于沥血肥虎,而袒肉以继之,利之不保,我民日贫,国于何赖?下走(注:自称,即“我”)寸心不死……今厂工已毕,纱机已开,凡我共事之人,既各任一事以专责成。

——摘自张謇《大生纱厂厂约》

材料二  张謇说:“至于铁矿需本尤重,非用开放主义,无可措手。但使条约正当,权限分明,既借以发展地质之蕴藏,又可赡人民之生活。”后又指出:“现世界大企业立国,而中国之公司法、破产法不备。……武无法律为之防,其危险将视无可得资为尤甚。故农村工商部第一计划即立法。”

——《张季子九录》

材料三  謇意自今为始,凡隶属本部(指农商部)之官业,概行停罢,或予招商承办。唯择一、二大宗实业,……为一私人或一公司所不能举办,而确有关于社会农、工、商之进者,酌量财力,规划经营,以引起人民兴趣,余悉听民办。謇对于官业之主张,至扩张民业之方针,则当此各业幼稚之时,舍助长外,别无他策。

——摘自张謇《宣言就部任时之政策》(1913年10月)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张謇兴办实业的目的。

(2)在材料二中张謇认为发展实业有哪些不利因素?

(3)据材料二、三,指出张謇为发展实业提出了哪些政策主张?

(4)张謇实业救国主张最终结局如何?试指出其根本原因。

答案解析

(1)目的:根据材料“通州之设纱厂,为通州民生计,亦即为中国利源计”可知,发展民族经济,抵御外国经济侵略。(2)不利因素:根据材料“至于铁矿需本尤重,非用开放主义,无可措手”可知,政府垄断铁矿资源开采;根据材料“无法律为之防,其危险将视无可得资为尤甚”可知,中国经济立法不全。(3)主张:根据材料“但使条约正当,权限分明,既借以发展地质之蕴藏,又可赡人民之生活”可知,张謇主张开放矿产资源开发;根据材料“凡隶属本部(指农商部)之官业,概行停罢,或予招商承办……而确有关于社会农、工、商之进者,酌量财力,规划经营,以引起人民兴趣,余悉听民办”可知,张謇主张停止官办,发展民办;根据材料“故农村工商部第一计划即立法”可知,张謇主张加强经济立法。(4)结局: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张謇实业救国最终失败。根本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实业救国未能实现的根源是近代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目的:发展民族经济,抵御外国经济侵略。(2)不利因素:政府垄断铁矿资源开采;中国经济立法不全。(3)主张:开放矿产资源开发;停止官办,发展民办;加强经济立法;(4)结局:失败。根本原因:近代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