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下列是某班同学以“中国古代农业”为主题制作的展板,请仔细阅读

题目描述

【题目】下列是某班同学以“中国古代农业”为主题制作的展板,请仔细阅读并回答问题。

板块一:工具和技术的进步

(1)观察以上三幅图,归纳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进步的表现。

板块二:水利工程的修建

冰乃壅江作堋(分水坝),穿郫江、检江、别支流双过郡下(郡守所在地),以行舟船。岷山多梓(树)修成后可利用岷江水运送岷山上的木材);又溉灌三郡,开稻田。于是蜀沃野千里,号为“陆海”。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华阳国志·蜀志》

(2)阅读上述图文,写出主持修建都江堰的人物及修建时期。依据材料概括都江堰的修建在当时所起的作用。

(3)如果再增加一个板块——生产经验的积累,我们可以把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放入其中。请写出该著作的名称及其作者。

答案解析

(1)生产工具的进步:铁制农具优于骨耜,提高生产效率。耕作技术的进步:使用牛耕取代人力,是我国农业发展史的一次革命。(2)李冰(或李冰父子);战国时期;作用:使蜀地成为天府之国。(3)《齐民要术》;贾思勰

(1)依据材料的三幅图片的内容,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铁器和牛耕,铁制农具优于骨耜,提高了生产效率,这表明生产工具的进步;耕作技术的进步表现为:使用牛耕取代人力,是我国农业发展史的一次革命。(2)依据材料的图片和“冰乃壅江作堋(分水坝),穿郫江、检江、别支流双过郡下(郡守所在地)”的信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小问:战国时期,蜀郡太守李冰父子主持修建都江堰;依据材料“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的信息可知,第二小问:都江堰的修建使蜀地成为天府之国。(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我们可以把我《齐民要术》放入其中,《齐民要术》大约成书于北魏末年,是中国杰出农学家贾思勰所著的一部综合性农学著作,也是世界农学史上最早的专著之一,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