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实现近代化是近代以来世界各国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向近代化迈进的

题目描述

【题目】实现近代化是近代以来世界各国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向近代化迈进的过程中,各国历程有所不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4-17世纪,人类历史发生了深刻而巨大的嬗变,这是一个不断变革、充满活力的时代。意大利、葡萄牙等一些先进国家在这一世界性历史巨变中各居于先导地位,人类历史从分散走向整体,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历史开始了。

——华东师大版《世界历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14—17世纪,意大利、葡萄牙两国各居于先导地位的重大历史事件的共同影响。

材料二  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甚至于工场手工业再也不能满足需要了。于是蒸汽机和机器的产生引起了工业生产的革命。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2)据材料二写出以蒸汽机作为动力,应用在交通运输领域英国取得的一项成就。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场革命对中国近代化产生的影响。

材料三  1868年是日本历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一年。从此,日本进行了急速的资本主义改革,大力学习西方,毫不犹豫地采用当时来说堪称最新的方法,即利用铁路和轮船为中心的产业革命的成果,聘请外国专家;实行强制性义务教育。用了短短几十年它走完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差不多用了200年左右时间才完成的近代化进程。

——摘编自《大国崛起》

(3)据材料三概括日本用了短短几十年走完了近代化进程的原因。

材料四  “1840年以来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一个始而言技,继而言政,进而言教的过程,言教即主张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的观念。”

(4)能够印证材料四中“继而言政”的史实是什么?据材料归纳中国近代化的历程?

(5)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各国近代化道路不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案解析

(1)促进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2)火车;洋务派开始洋务运动,近代化的开端(3)大力学习西方;采用西方最新技术;重视教育(4)百日维新或辛亥革命。历程:器物(经济技术)层面——制度(政治)层面——到思想(精神)层面。(5)各国的国情;各国的社会经济状况;所处的国际环境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4-16世纪,发源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十五世纪晚期, 葡萄牙王室派出的迪亚士和达·伽马开辟出了从欧洲到东方的新航路,欧洲大西洋沿岸的工商业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2)据所学和材料二“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甚至于工场手工业再也不能满足需要了。于是蒸汽机和机器的产生引起了工业生产的革命”可知,工业革命发生的直接动因是市场的扩大。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1825年,史蒂芬孙设计制造的“旅行号”蒸汽机车在新铺设的铁路上试车成功。蒸汽机在交通运输业中的应用,使人类迈入了“火车时代”,迅速地扩大了人类的活动范围。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英国先后对中国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为维护清朝统治,一些开明官员在“自强、求富”的口号下,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中期,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兴建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近代民用工业和近代海军,这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3)根据所学和材料三“大力学习西方,毫不犹豫地采用当时来说堪称最新的方法,实行强制性义务教育”可知:日本用了短短几十年走完了近代化进程的原因是大力学习西方;采用西方最新技术;重视教育。(4)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可知:“继而言政”是指戊戌变法、辛亥革命,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意识到中国政治制度的落后,开始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据材料四可知,洋务运动打着“自强”“求富”的旗号兴办了一批近代工业,最主要是学习西方的技术;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时期,意识到中国制度的落后,开始学习西方的制度;新文化运动时期,打着“民主”与“科学”的旗号,主要学习西方的思想,故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是:器物(经济技术)层面——制度(政治)层面——到思想(精神)层面。(5)此问相对开放,回答符合下列要点即可:例如,各国的国情;各国的社会经济状况;所处的国际环境等。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