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近代以来,中国在沉沦中饱受屈辱,在屈辱中抗争探索,并一步步走

题目描述

【题目】近代以来,中国在沉沦中饱受屈辱,在屈辱中抗争探索,并一步步走向伟大复兴在探索中,中国人寻找出正确的发展道路,道路自信关系着国家前途、民族命运和人民幸福,坚持道路自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由之路。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在近代文明的转型中,世界力图“改变中国”,……我们自己也在内部改变无论是李鸿章,还是康有为,无论是孙中山……都在尝试利用各种方法,内部改变着“清代中国”,不断催生着一个崭新的中国。

——裴钰《改变中国》

材料三:近代以来,中国的仁人志士为挽救民族危机经过了走西方的路、走俄国的路到走自己的路的探索。中国共产党终于找到了一条使中国走上独立的正确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中国近代史资料汇编》

(1)根据所学知识并结合材料一中的A、C、D三次战争,说明近代中国是怎样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2)请分别写出李鸿章、康有为、孙中山探索近代化道路的事件名称,并指出近代化道路探索过程具有什么特点?

(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三中“使中国走上独立的正确道路”指的是什么道路?这一正确道路有什么显著特点?

(4)百年求索路漫漫,华夏逐梦踏征程。你从中获得什么启示?

 

答案解析

(1)过程:鸦片战争(或A处战争)后,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甲午中日战争(或C处战争)后,签订了《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或D处战争)后,签订了《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百日维新);辛亥革命。这说明了中国近代化道路过程曲折、艰难的特点。(3)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具有中国特色的。(4)资产阶级不能旧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要坚持改革开放等。

(1)依据材料一是中国近代历史时间轴图,可知:A战争爆发于1840年,指的是鸦片战争。1840﹣﹣1842年的鸦片战争中,清政府战败,被迫与英国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C战争爆发于1894年,指的是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的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战败,被迫与日本签订了中日《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D战争爆发于1900年,指的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年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清政府战败,被迫与列强签订了《辛丑条约》。《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依据课本所学,19世纪60年代,地主阶级洋务派李鸿章等掀起的洋务运动主要是学习西方的技术,打着“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旗号,兴办了一批近代工业,开辟了中国近代化的道路;1898年,以康有为、梁启超等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以“救国存亡”为己任,主张维新变法,掀起了戊戌变法,希望在中国建立起君主立宪制度;1911年,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以三民主义为核心思想,发动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华民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治,最终破产,戊戌变法学习西方政治制度,最终被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势力残酷镇压;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最终被袁世凯窃取,这说明了中国近代化道路过程曲折、艰难的特点;近代化的探索从学习科学技术到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等。(3)依据材料三“中国的仁人志士为挽救民族危机经过了走西方的路、走俄国的路,到走自已的路的探索。中国共产党终于找到了一条使中国走上独立的正确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结合课本所学,中国共产党把马列主义主义同中国国情相结合,探索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这条道路能够引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原因是与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具有中国特色的。(4)依据前面的材料戊戌变法、辛亥革命都以失败告终,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命运,可知资产阶级不能救中国;中国共产党开辟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取得革命的胜利,由此得出: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改革开放是中国强大起来,得出:要坚持改革开放等。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