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1 20:57:03

民生问题是当前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纵观民生问题的各种看法,有

题目描述

【题目】民生问题是当前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纵观民生问题的各种看法,有利于以史为鉴。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孟子曰:“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完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孟子·离娄篇》

材料二  商贾贸负贩之不可缺也,……夫唯通市以无所隐,而视敌国之民犹吾民,敌国之财皆吾财也。……利于国,惠于民,择术之智,仁亦存焉。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财计三》

材料三  仆之素志在提倡实业,实行民生主义,而在社会主义为归宿,俾全国之人,无一贫者,同享安乐之幸福。

——孙中山(1924年)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孟子的治国之道是什么?体现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

(2)材料二体现了黄宗羲的什么观点?根据材料二概括其目的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指出孙中山对民生主义的理解。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指出,孙中山认为应如何实现民生主义?

(4)综上所述,你认为实现民生幸福的主要途径有哪些?

 

答案解析

试题第(1)问,从材料中“君不乡(向往)道,不志于仁,而求富之,是富桀也”可以看出,孟子主张实行仁政;后一问联系当时春秋战国时期的史实回答即可,分裂割据,礼崩乐坏,诸侯混战,民不聊生。第(2)问,从材料中“商贾贸负贩之不可缺也”,说明了发展商业重要性,体现了黄宗羲的工商皆本的思想观点。材料中“利于国,惠于民,择术之智,仁亦存焉”说明商业发展的目的和意义:利国利民,体现仁政。第(3)问,“全国之人,无一贫者,同享安乐之幸福”可知,孙中山要实现共同富裕;联系孙中山民生主义的内容回答即可,从材料中“提倡实业,实行民生主义”, 孙中山要通过提倡实业的方式实现国家富强。第(4)问,此问为开放性设问言之成理即可。综合思想材料,说明实现的总体途径。协调经济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健全民主法治,稳定政局;注重社会公平,缩小贫富差距;政策与时俱进,适应时代发展。

(1)治国之道:仁政(2分) 社会现实:礼崩乐坏或诸侯混战民不聊生(2分)(2)观点:工商皆本(2分)      目的:利国惠民,实现仁政(2分)(3)理解:全体国民安享幸福(2分)     方式:平均地权,节制资本(2分)(4)主要途径:以民(人)为本; 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国民平等(合理即可)(2分)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