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材料一: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

题目描述

【题目】    材料一: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李鸿章

材料二:试问今日时局如此,国势如此,若仍以不练之兵,有限之饷,士无实学,工无良师,强弱相形,贫富悬绝,岂真能制梃以挞坚甲利兵乎?

——“明定国是”诏书

材料三:颠覆满清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此国民之公意,文实遵之,以忠于国,为众服务。

——孙中山就职誓词

材料四:《狂人日记》《青年杂志》

(1)材料一的运动目的是什么?其提出的两大口号是

(2)材料二的运动是由什么运动拉开序幕的?

(3)材料三为“颠覆满清专制政府”开展的运动是由谁领导的?

(4)材料四中的作者、杂志与中国近代哪一场运动有关?

答案解析

(1)目的:富国强兵,根本目的是维护清王朝的封建统治;口号:“自强”“求富”。(2)公车上书(3)孙中山(4)新文化运动。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可知,19世纪60年--90年代,地主阶级洋务派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领导了洋务运动,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富国强兵,但根本目的是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洋务运动前期,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了一批军事工业,如曾国藩创办的安庆内军械所、曾国藩和李鸿章创办的江南制造局、左宗棠创办的福州船政局等;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创办了一批民用工业,如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2)依据材料二“试问今日时局如此,国势如此,若仍以不练之兵,有限之饷,士无实学,工无良师,强弱相形,贫富悬绝,岂真能制梃以挞坚甲利兵乎”—“明定国是”诏书。并结合所学可知,该运动是戊戌变法,“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1895年春,《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正在北京参加科举考试的康有为和梁启超,邀请各省参加科举考试的1300多名举人,联名上书光绪帝,反对同日本议和,请求变法图强,史称公车上书。从此,变法维新运动揭开了序幕。(3)依据材料三“颠覆满清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此国民之公意,文实遵之,以忠于国,为众服务”分析可知,材料三为“颠覆满清专制政府”开展的运动是辛亥革命,由孙中山领导的。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胜利,成立湖北军政府。1911年底,各省代表在南京集会,推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的临时大总统。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颁布《临时约法》,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布就职,宣告中华民国的成立,材料三就是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时的演说。孙中山领导的“颠覆满清专制政府”的历史事件是辛亥革命。(4)依据材料四“《狂人日记》《青年杂志》”分析可知,材料四中的作者、杂志与中国近代新文化运动有关。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第二卷更名为《新青年》) ,标志着新文化运动开始,其代表人物除了陈独秀外,还有鲁迅、胡适、李大钊等。1918年,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白话短篇小说《狂人日记》,借“狂人”之口控诉几千年封建专制统治的罪恶,号召人们打倒人吃人的封建旧礼教。鲁迅把反封建的革命内容同新文学形式结合起来,是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树立了新文学的典范。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