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7-29 16:06:08

材料一:在偶像剧、玄幻剧充斥荧屏的当下,反腐大剧《人民的名义

题目描述

【题目】材料一:在偶像剧、玄幻剧充斥荧屏的当下,反腐大剧《人民的名义》异军突起,刷新多项收视纪录,好评如潮。《人民的名义》直面我国社会的现实问题,引发了人们对政治生态、社会风气以及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回应了公众对党和政府的新期待、新要求,对转变政风、世风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材料二:《人民的名义》用生动的方式诠释了一个朴素的道理,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有网友评论说,革命时期,共产党靠冲锋在前、吃苦在前赢得了民心,建立了新中国。但是,太平日久,为官者很容易忘记历史,忘记权力来源,从公仆变成官老爷。如此下去,“人民的名义”就有可能变成“名义的人民”。

结合材料回答:从文化建设的角度,谈谈党和政府应如何防止“人民的名义”变成“名义的人民”?

答案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思想道德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解和运用,考查学生调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审题,设问的知识限定范围是文化建设的角度,设问的方向是“谈谈党和政府应如何防止人民的名义变成名义的人民?”,属于措施类解答题。其次分析材料,把握材料的关键信息,并且把理论和材料有机结合起来。学生可以依据材料信息联系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思想道德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等知识作答。

①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②围绕思想道德建设这个中心环节,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提高党员干部的道德素养;③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强化革命传统教育,大力弘扬民族精神;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营造健康的文化氛围。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